跳至内容

图解立会前哨战:选民动员空间还有多少?

区选数据带来了什么启示?民主派计划如何抢攻功能界别?

图解立会前哨战:选民动员空间还有多少?

【编者按】香港政局风起云涌,反修例运动掀起巨大能量,民主派人士试图从议会、街头、海外游说和日常经济生活中谋取变革。议会层面,去年区议会选举变天,民主派斩获八成半议席,如无意外,立法会选举将于今年9月6日举行,民主派响起争取过半议席之声,希望主导议会,掌握重要议案否决权,甚至在关键时刻瘫痪政府财政。另一边,港澳办、中联办近来连番发声,开始直接批判议员行为,诠释《基本法》条文,视民主派竞选议席的行为是“夺取管治权”。硝烟四起,局势未明,到底运动所累积的政治力量和惹来的高压政策,会如何在议会一战中博弈和碰撞?中国力量会如何影响舆论和选战?又会与台湾政局产生怎样的激荡?端传媒今日起陆续推出“2020 香港立法会选举”系列报道,以数据、访谈分析局势,盘点脉络。

自去年反修例运动开始,香港政局风起云涌,民主派乘势在区选大胜,斩获八成半议席后,欲再下一城抢攻在9月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打出历届最具野心的“35+”目标,争取过半数议席。在立法会制度里,若过半数议员反对,可以否决政府议案,包括财政预算案,占中发起人戴耀廷形容,此举是“大杀伤力宪制武器”,如何运用仍有待商讨。

街头示威因应疫情逐渐沉寂,民间反对阵营对于民主派议席过半的诉求却日益清晰。3月,民间记者会公布网上问卷调查结果,在逾2.5万个回复中,逾9成赞成“抗争阵营”应协调出选、参与功能界别选举;另有6成人更同意“抗争阵营议员需以‘揽炒’为目标,否决所有议案,瘫痪政府运作”。部分泛民政党已开出条件,如公民党表示,政府必须回应及落实反修例运动“五大诉求”,否则将反对所有政府法案,包括财政预算案。

另一方面,建制人士批评,民主派过半有可能导致立法会解散或行政长官辞职,制造“宪政危机”;新上任的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2月,呼吁建制派团结应对严峻选情,又指反对派想取得立法会过半数议席,等同“夺取管治权”,强调是不可能的事。自4月开始,中央与港府紧接而来的连番举动令政局更见动荡:港澳办、中联办接连批评公民党郭荣铿主持立法会内会主席选举的表现,4.18大搜捕15名民主派人士,港府三发新闻稿解释中联办是否受《基本法》22条管辖,港府5名政策局长被免职及平调,主理中港事务的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首次由曾任纪律部队首长的曾国卫担任,曾明言其重点工作包括立法会选举。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