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晚报:法国“黑色星期四”全国大罢工,内政部长料全国至少250场示威冲突

2019年12月5日,巴黎圣拉查车站受大罢工影响而需关闭,入口闸门上锁,闸门上贴有告示。

2019年12月5日,巴黎圣拉查车站受大罢工影响而需关闭,入口闸门上锁,闸门上贴有告示。摄:Mustafa Yalcin / 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19-12-05

#反修例运动#林郑月娥#法国

法国“黑色星期四”全国大罢工,内政部长料全国各地至少250场示威冲突

法国多个工会发起于当地周四(5日)举行“黑色星期四”全国大罢工,抗议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提出的退休金制度改革,预期铁路、巴士、航空、邮政、消防、教育等多个行业均有工会响应。部份工会领袖已经表明,罢工行动会一直持续,直至马克龙撤回方案、并承诺重新审视退休金制度改革。

法国内政部长 Christophe Castaner 预告,全国各地会有至少250场示威,部份可能升级成暴力冲突,全国交通将受影响。

据早前一项民调显示,今次全国大罢工获得法国近七成民众支持。评论估计,今次罢工行动的规模将与1995年大罢工相若——当年法国政府同样推行退休金改革,触发国铁工会号召罢工,全国交通陷于瘫痪、且持续三周。

预料铁路、航空、教育等将受严重影响

法国政府此前提出统一退休金计分制度,整合目前多达42种的退休金计算方法,以确保各行各业享有同等权益。然而,原本每月退休金相对丰厚的公共交通从业员在新制度下会被大幅削减退休金,一些曾经失业一段时间、或起薪点较低的工人亦担心将受到剥削;而普遍行业劳工亦质疑,新制度将导致工时延长、退休年龄押后、退休金更少等情况。

法国地铁车长及铁路工人为例。在现有制度下,他们因长期处于受污染、黑暗的“不健康工作环境”,理论上分别可于50.8岁及55.8岁退休(编注:统计指出他们的实际平均退休年龄为55.5岁及60.8岁),但在统一改革后,他们与其他行业劳工的退休年龄将划一定于62岁。

因此,铁路车长、工人被视为今次全国大罢工的中坚份子,铁路服务预料将严重受阻。其中,巴黎地铁合共16条路线当中,只有五条会维持原有服务;跨国铁路“欧洲之星”(Eurostar)早前已经公布,当地周四将取消至少20班列车。

另外,法国航空(Air France)亦已公布,预计至少三成航班将被迫取消。

与此同时,据法国最大的小学教师工会估计,七成小学教师将响应罢工,四成小学将因此关闭。中学方面,估计六成教师将参与罢工,但学校将如常开放。有律师、警察、医护人员工会亦已表明会参与罢工,但卫生部长 Agnès Buzyn 称暂时未能评估罢工行动对医院运作的影响。

面对全国大罢工,法国政府早前曾召开危机会议。然而,内政部长 Christophe Castaner 会后重申有必要推行改革,并扬言即使有很多工会响应罢工,也不意味政府需要让步。

法改会检讨小组发表报告,倡“未经同意下以插入方式进行的性侵犯罪”取缔“强奸罪”

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属下“性罪行检讨小组委员会”发表《检讨实质的性罪行》报告书,就改革目前性罪行条例提出最终建议。其中,小组建议新订一项“未经同意下以插入方式进行的性侵犯罪”,取缔现行的“强奸罪”,以扩阔罪行范围至性交、肛交及口交。

根据小组建议,“未经同意下以插入方式进行的性侵犯罪”包括插入阴道或肛门、以至以阳具插入另一人的口腔,罪行最高刑罚与现行的“强奸罪”看齐,即最高可判处终身监禁。小组提到,建议接纳了妇女事务关注团体等的意见,希望减低“强奸”一词对受害人带来的负面标签。

另外,小组建议新订一项“为性目的诱识儿童罪”,以防止恋童癖者藉移动电话或互联网诱识并意图性侵儿童。小组委员、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首席讲师张达明指出,香港现时并无相关刑事条例,订新罪行旨在防范未然;他建议在新罪行之下,控方必须在无合理疑点下证明被控人是合理地相信对象为16岁以下儿童,并企图进行法律不容许的性行为,其间双方需要至少两次会见或沟通交往。

小组亦建议将同意性行为的年龄划一为16岁,且不论性别和性倾向。而就年满13岁但未满16岁的儿童,小组认为即使经他们同意下进行性行为、仍然应继续订为刑事罪行,但允许控方有检控酌情权。

小组还提出了多项改革建议,包括废除一些关乎同性的现有罪行;改革“乱伦罪”,使之无分性别,并扩大范围至养父母﹑叔﹑伯﹑姑﹑舅﹑姨﹑姪﹑甥;新订一项“性露体罪”,涵盖以特定受害人为目标,而以涉及性的形式在私人或公众地方暴露生殖器官的行为;新订一项“对死人进行涉及性的行为罪”等。

立法会继续辩论弹劾林郑月娥议案,建制派表明不支持、仅口头上倒戈港府

香港立法会继续辩论弹劾特首林郑月娥的议案

相关议案由泛民主派25名议员联合提出。泛民主派批评林郑月娥在“修例风波”中一直没有聆听民意,同时纵容警队滥暴,导致“反修例”示威愈演愈烈,属严重渎职。

建制派部份议员表明不会支持弹劾动议,但对港府“口头上”倒戈。

其中,民建联蒋丽芸表示反对动议,但支持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包括“831 太子站死人”、“科大学生周梓乐堕楼案”、被捕示威者声称在警署内遭强奸等指控,以还警察清白。她强调,同样应该调查“点解(为何)学生身藏汽油弹、武器”。

蒋丽芸又认为在今年6月9日大游行过后,林郑月娥继续推行修例“系有啲失误(是有些失误)”,她亦希望港府多作咨询,但目前修例已经“寿终正寝”。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亦批评林郑月娥的管治团队“无队型、无意识、无机制、无方案、无行动”,并将当前乱局归咎于网上的很多未经证实消息,惟港府新闻处等多个部门未有为警队澄清流言。

李慧琼又尝试为民建联早期支持修订《逃犯条例》辩护,强调民建联当初协助“台湾杀人案”死者家属,旨在让死者沉冤得雪,但港府提出修例以至前期酝酿工作均无跟民建联沟通。

中央电视台 Facebook 专页发布插图,被发现美国国会山庄和白宫不分

美国上月底正式订立《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继续惹来中国官方批评。中央电视台昨日早上(4日)在其 Facebook 专页“CCTV 中文”发布一幅插图,称“欢迎来白宫‘搞装修’”;然而有网民指出图中建筑物实为美国“国会山庄”、而非白宫,另有网民质疑中国官媒呼吁破坏别国国会大楼的用意。

“CCTV 中文”于今天中午删除该则帖文,但未有作出解释或道歉。

引发质疑的插图,以一幢插上美国国旗的建筑物为背景。建筑物内部失火,正门、窗户等遭破坏,圆形穹顶破落;建筑物外有数名头戴黄色头盔及防毒面具的“黑衣人”,衣着似乎参照了香港“反送中运动”示威者的装扮,他们正向建筑物投掷石块、持棍敲砸、在外墙喷上“FREE”涂鸦,其中一人手持望远镜、抬头望天。插图上方附有文字:“美国签署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 欢迎来白宫‘搞装修’”

同时,“CCTV 中文”亦在帖文标注“欢迎来白宫‘搞装修’”,并加上 hashtag“#护港进行时”。

然而有网民发现,根据插图中建筑物的圆形穹顶、正面外貌等特征,建筑物应为美国“国会山庄”,而并非插图中标示、以及“CCTV 中文”帖文提到的白宫。网民留言、甚至上载图片以作指正的数量愈来愈多,亦有人质疑“CCTV 中文”作为官媒社交平台专页,呼吁破坏别国总统府或国会大楼的用意。

《彭博》评选定义2019年50大人物,“香港示威者”上榜

美国《彭博商业周刊》评选影响力足以定义2019年的50位人物或单位,其中“香港示威者”上榜。

《彭博》形容“香港示威者”人数至少200万,持续至今已六个月的抗争是一场“没有领袖的社会运动”。《彭博》认为乱局起源明确——港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引起港人对中国不透明司法制度的恐惧。

文章提到,大部份示威者经由网上讨论区动员,上街游行大致和平,示威者以雨伞抵挡防暴警察。尽管港府后来撤回《逃犯条例》修订,示威者目标已扩大至“五大诉求”,包括要求落实普选等。文章形容,“由北京撑腰的港府”无视冲突损害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及将香港推向经济困境,而拒绝再作让步。

文章指出,由于示威者的多项诉求不获回应,示威冲突持续,警民双方均升级武力。示威者开始使用汽油弹、燃烧杂物作路障、扰乱铁路系统,以至对不同意见人士“私了”、在网上“起底”披露警员个人资料;与此同时,警方累计使用约万枚催泪弹、甚至实弹,并面对一系列的滥权指控。

文章形容,港府展现出绝不妥协的态度,官员认定示威者日趋暴力有违民主,预料纷争在短期内难以平息。文章提到至本月初,泛民主派在区议会选举大胜,以至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以声援香港示威者,是这场抗争运动的最新进展。

《彭博》自2017年起每年评选“彭博 50”(The Bloomberg 50)名单,上榜人士或单位来自政治、金融、科技、时尚等多个领域。除了“香港示威者”,今年上榜的还有瑞典“环保少女”通贝里(Greta Thunberg)、因应“基督城恐袭”而迅速立法禁售攻击步枪和半自动武器的新西兰总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美国视像会议软件公司 Zoom 美籍华裔创办人袁征(Eric Yuan)、海底捞创办人张勇等。

美军夏威夷基地发生枪击案,至少两死一伤、涉嫌开枪水兵据报自杀

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希卡姆联合基地(Joint Base Pearl Harbor-Hickam)发生枪击案,导致两死一伤,而涉嫌行凶的美军水兵据报已开枪自杀。

案发于当地周三下午(4日),军方指一名水兵涉嫌在基地内的海军船厂开枪,导致国防部三名文职人员受伤,其中两人伤重不治,有目击者看到枪手开枪自尽。军方事后封锁现场及通往基地的道路,正调查枪手犯案动机。

夏威夷州长 David Ige 表示,总统特朗普已经知悉事件,他亦接获白宫表示联邦机构会提供协助。

珍珠港—希卡姆联合基地目前由美国空军及海军共用。今次枪击案,发生于二战日军偷袭珍珠港78周年纪念日的三天之前。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