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逃犯条例

特首电视直播《施政报告》 指房屋是民怨根源 冀助港人置业 续推填海计划

民调显示,林郑月娥支持度为22.3,跌破历史新低;因抗议声不断,原定于立法会内宣读《施政报告》的计划中断,改为电视直播。

2019年10月16日,林郑月娥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记者会。

2019年10月16日,林郑月娥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记者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端传媒 香港组 实习记者 刘钰怡

刊登于 2019-10-16

#逃犯条例#香港

10月16日上午,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按原定计划进入立法会宣读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自6月9日爆发的反修例运动持续四个多月,至今仍未平息,立法会议事厅内泛民抗议声不断,林郑月娥两度离开会议厅,并最终宣布将以电视直播形式宣读报告,为历史上首次。

上午11时,林郑月娥进入立法会会议厅后随即发言,泛民主派议员高叫“五大诉求、缺一不可”、“林郑下台、追究警暴”等口号,一分钟后,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宣布会议暂停,林郑月娥离开会议厅。直至11时22分,林郑月娥再次进入会议厅宣读报告,泛民议员继续叫口号抗议,并运用投影器将“五大诉求、缺一不可”等口号投影于林郑月娥身后。梁君彦命令保安收走许智峰议员的发声器和欧诺轩议员的投影器等,并要求郭家麒等议员离开会议厅,五分钟后,梁君彦宣布休会,林郑月娥再次离开会议厅。

2019年10月16日,林郑于立法会发表施政报告,有议员把示威标语投影在会议厅。
2019年10月16日,林郑于立法会发表施政报告,有议员把示威标语投影在会议厅。
2019年10月16日,林郑于立法会发表施政报告,社会民主连线成员在会场外示威。
2019年10月16日,林郑于立法会发表施政报告,社会民主连线成员在会场外示威。

随后,林郑月娥于特首办内一人面对镜头宣读《施政报告》,报告重点强调解决房屋和土地供应的问题,房屋和公屋是林郑月娥的高频词,本届《施政报告》提及51次“房屋”、16次“公屋”。具体政策包括提出十大措施助推港人置业买楼、为未等到公屋的市民提供过渡性房屋等,同时利用《土地收回条例》,收回包括新界棕地(编按:废弃的工业、商业用地)在内的三大类私人土地以发展“百分百公营房屋”(包括公屋、居屋等)。多年以来,香港民间一直力推考虑利用棕地发展房屋,这是港府首次回应,表示将收回棕地。

此外,林郑月娥亦表示,将继续推进早前争议颇大的“明日大屿”填海计划,林郑月娥表示将“继续努力向公众解释项目的目标和技术研究”,同时搭建平台让专业人士和青年人士加入讨论。

推十大房屋政策 力推市民加快置业 放宽首置人士的贷款比例

林郑月娥今日宣读《施政报告》时表示,房屋问题是民怨的根源 ——房屋并不是简单的商品,适切的居所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政府将推出十大措施,改善房屋问题。

十大措施部分针对中产及小康人士,包括放宽首置人士的贷款比例、加快公屋及居屋出售等,协助港人置业买楼,其他针对基层市民,包括民间讨论多时的利用工厂大厦重建公屋、研究为未轮候到公屋的市民提供恒常租金津贴、以及未来4年提供一万个过渡性房屋单位等。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放宽首置人士的按揭贷款比例。施政报告宣布,按证保险公司将放宽按揭保险计划的楼价上限,首次置业人士(即申请时并未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业),申请最高9成按揭贷款楼价上限将由现时400万元提升至800万元,可申请8成按揭楼价上限则会由600万元提升至1000万元,后者可包括自用楼换楼的按揭。

按证保险公司成立于97年3月,由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目标为协助有即时置业自用需要的人士进行贷款。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为香港政府透过外汇基金全资拥有。

市民在街上观看施政报告。
市民在街上观看施政报告。
立法会记者室内,电视正在播放施政报告。
立法会记者室内,电视正在播放施政报告。

上述措施将于今日生效。这一措施公布后,美联等地产交易公司的股价明显上涨。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相信楼价逾600万至1,000万单位最受惠,首9个月该类物业占二手注册量逾3成,预计全年可以将比例提升4至5成,但楼价受到中美贸易战及社会因素影响,楼价不会因此而飙升;而由于该风险由按证保险公司而不是银行承担、并有压力测试,美联认为并不会增加楼市风险。

特首林郑月娥强调在今日下午的记者会表示,放宽首置人士的按揭贷款计划是为了帮助一些有能力供楼、但没有能力支付足够首期的人士,给予他们能够置业的机会,特别是专业人士。

利用《收回土地条例》

最新《施政报告》表示,为增加香港土地供应,将利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三大类土地,用于发展公营房屋,林郑月娥表示,未来五年将收回400公顷土地,包括:

一、可能具发展潜力,但未纳入新发展区或其他发展项目,大部分属私人拥有的新界棕地,估计约450公顷,包括位于屏山及蓝地一带棕地;

二、各区法定分区计划大纲图上已规划作高密度房屋发展,但因为各种原因(例如业权分散或基建限制)仍未有发展计划,而评估后认为适合作公营房屋发展的私人土地;

三、收回位于茶果岭村、牛池湾村和竹园联合村寮屋区的私人土地,以加快发展这些合共七公顷的市区用地。

《收回土地条例》在2018年港府推行的“土地大辩论”中曾引起辩论,当时民间对于利用该条例收地的呼声甚高,但林郑月娥表示,随意运用《收回土地条例》可能引致司法复核,处理官司须一段漫长时间,最终土地无法有效释放。今年8月香港立法会前主席曾钰成接受端传媒专访时表示,“按照那条例及以往政府经常收地的经验,如果收来作公共公众用途,包括建公屋,官司是没有得打,条例写得好清楚。”

此外,《施政报告》亦指出会继续推行政府去年推出的“土地共享先导计划”。该计划旨在运用香港地产商囤积的过千公顷农地,但被批评为“官商勾结”,该计划原定于今年年终公布,随后政府宣布暂延,林郑月娥今日宣布,发展局稍后将公布计划细节。

2019年10月16日,林郑于立法会发表施政报告。
2019年10月16日,林郑于立法会发表施政报告。

长期关注土地议题的本土研究社成员杨夏至接受端传媒访问时指出,杨夏至批评,施政报告的土地政策对大地主和小地主有差别对待,政府对小地主就直接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地,对大地主则采用“土地共享计划”,由土地拥有人将部分土地向政府申请发展,不但令政府将发展主动权交给地产商,令政府无法掌握每年公营房屋的数量,亦使公共房屋与市场挂勾,地产商可以因市场状况再决定申请。

杨夏至表示,比起政府直接收回土地,“土地共享计划”将使大地产商获益更多;因为直接收回土地地产商只会赚取买卖土地的差额,地产商要发展物业要重新出资投地,但“土地共享计划”之下政府提供最昂贵的基建(如路和渠)协助地产商发展,令其获利增加。他认为,该政策虽然可以释出地产商的土地,但无助解决囤地问题,反而鼓励地主囤地,因为地主囤地没有惩罚,政府反而对其更加优待,而解决囤地问题的囤地税则没有推出。

就政府继续推行“明日大屿”计划,杨夏至认为发展棕地、会所地(如高尔夫球场)、市区闲置用地和军事用地就超过1000多公顷,无须花费庞大资源去填海,但政府仍然推行争议性大的“明日大屿”计划,显示政府漠视民意。

杨夏至强调,现时香港房屋问题是高楼价的问题,这不是纯粹增加供应就可以解决,他批评政府并无政策压抑楼价,针对垄断和炒卖的问题。

林郑月娥政治能量低 能否推动政策存疑

香港反修例运动从单一议题触发庞大的政治危机,争议更延伸至国际层面。在林郑月娥公布第三份施政报告之前数小时,香港时间凌晨4时20分左右,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等三项法案,以允许美国国务卿更密切评估香港自治情况,就香港是否仍符合特殊待遇,每一年向国会提出认证,并有权对侵害香港人权自治状况的人士作出制裁。

根据香港民意研究所数据,香港市民对于林郑月娥的支持度为22.3,是其上任以来的新低,亦远打破前三任特首任内的最低评分。其中梁董建华任内录得每月最低分数为36.2分(上任第73个月,2003年七一游行后)、曾荫权最低39.3分(任内最后一个月)、梁振英最低37分(上任第54个月,任内最后半年)。此外,《明报》亦委托香港中大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进行民意调查,显示73.3%的受访者认为林郑月娥应该引咎辞职,而认为不应该的则有17.4%。

林郑月娥上任以来,市民对她的支持度怎样变化?
林郑月娥上任以来,市民对她的支持度怎样变化?

对于《施政报告》提出的措施,林郑月娥是否能够推行,令人存疑;而该报告亦未提及反修例运动中市民的核心诉求,包括设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整场运动和警权问题,以及落实双普选等。在今日下午3时的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及《施政报告》的措施是否是政府回应反修例运动的答案,林郑月娥表示不是,指出该报告只是一个开始。

民建联罕有地批评施政报告,主席李慧琼表示,社会现时纷乱,但施政报告未能符合市民及民建联的期望,形容施政因循守旧,无力突破困局,批评当局欠缺具体回应以处理目前混乱情况。

李慧琼说,政府在土地供应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虽然市民未必感受到有希望,但认同不可能只透过一份施政报告就能处理。

民建联议员柯创盛批评施政报告在房屋方面“唔汤唔水”,质疑当局提出加快出售39个租置屋邨未售出单位的措施,达不到居民需求;议员梁志祥就质疑政府在褔利方面的建议措施有如“仙女散花”,可谓交白卷。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