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像

影像:首个港台露宿者摄影展 细说两地街友的无家困境

近年香港政府强力围封天桥,驱赶街头露宿者,令大量无家可归的街友只能转去麦当劳、网吧、机场等场地借宿,他们不是大众在街头一眼认出的露宿者,却成为城市中流离浪荡、无家可归的隐蔽人士。

在观塘码头露宿的兴叔。

在观塘码头露宿的兴叔。摄影:雷日升

端传媒摄影组

刊登于 2019-04-27

#香港

过往七年,香港露宿者人数增加1.5倍。根据香港社会福利署已登记数字,露宿人数自2011年的511人上升至2018年的1270人,升幅令人忧虑。为让市民深入了解生活于城市边缘的街友故事,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第一次联同台湾机构芒草心慈善协会,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名为“无家者”的港台两地摄影展。

长期服务露宿者的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社工吴卫东介绍,上述露宿者数字仍未包括大量尚未登记、或不愿意被登记的街友。他指出,近年香港政府强力围封天桥,驱赶街头露宿者,令大量生活穷困、无家可归的街友只能转去麦当劳、网吧、机场等场地借宿,他们不是大众在街头一眼认出的露宿者,却成为城市中流离浪荡、无家可归的隐蔽人士。吴卫东说,尽管台北也面对相似困境,但其对露宿者的服务却很值得香港参考,亦让他和一众香港同工颇受启发:例如在台北街友和相关团队的争取下,露宿者白天可将家当放置于台北车站及附近公园的指定位置,更有专责人员负责看管,让露宿街友可以于社区中共融地生活。他期待透过这次展览和两地交流互动,让两地都更认识无家者的故事,促进社会服务的改善。

《无家者生活志》摄影集封面图片。
《无家者生活志》摄影集封面图片。

这次展览的香港部分由摄影师雷日升义务参与拍摄,自2002年开始,雷日升与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合作,记录香港无家者的露宿困境和生命故事,至今接近20年,而展览的台湾部分,则由摄影师林璟玮记录拍摄。展览将于2019年4月30日于香港文化中心开始,为期一星期,期间芒草心慈善协会工作人员会联同摄影师林璟玮和3位台湾无家者来港,与本港无家者互相交流两地无家者现状、服务及政策。一个月后,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也会和3位香港无家者到台交流。

《无家者-从未想过我有这么一天》摄影集图片。
《无家者-从未想过我有这么一天》摄影集图片。

伴随著这次港台两地展览,两地机构一同推出同名摄影集。吴卫东介绍,《无家者生活志》记录了27位香港露宿者的生命故事,由霞、金、陈倩儿、赵晓彤、陈柔雅、杨子琪等六位作者义务采访和撰文,并获得多位义工协助翻译,出售书籍所得款项将全数作为捐款、支持扶助弱势社群的工作,而台湾篇《无家者生活——从未想过我有这么一天》则由由长期关怀弱势的文字工作者李玫萱探访与执笔,记录了十名台湾街友的生命故事。

阿平居住在通州街天桥底,这里曾经有过百名无家者在此找到栖身之所,现时政府以铁丝网围封至不剩一人。
阿平居住在通州街天桥底,这里曾经有过百名无家者在此找到栖身之所,现时政府以铁丝网围封至不剩一人。
曾居于澄平街隧道的阿强, 2015年政府将其个人物品曾全部丢弃……最近阿强租住了上海街1885元月租的床位,因为有木虱,睡不著的晚上他会走到快餐店继续睡觉。
曾居于澄平街隧道的阿强, 2015年政府将其个人物品曾全部丢弃……最近阿强租住了上海街1885元月租的床位,因为有木虱,睡不著的晚上他会走到快餐店继续睡觉。
2006年在文化中心找到雄爷,当时社工邀请他参与无家者足球队集训3个月,可惜他太嗜杯中物以至未能入选出征“无家者世界杯”……过去十多年,他仍是老板喜爱的水吧及外卖伙计。
2006年在文化中心找到雄爷,当时社工邀请他参与无家者足球队集训3个月,可惜他太嗜杯中物以至未能入选出征“无家者世界杯”……过去十多年,他仍是老板喜爱的水吧及外卖伙计。
60岁的Maymay每晚步履蹒跚,独自在街上徘徊,寻觅容身之处。凌晨她走进麦当劳,但求卸下包袱,找个灯光 不太刺眼的隐蔽处,伏在桌上渡过一晚。
60岁的Maymay每晚步履蹒跚,独自在街上徘徊,寻觅容身之处。凌晨她走进麦当劳,但求卸下包袱,找个灯光 不太刺眼的隐蔽处,伏在桌上渡过一晚。
坐轮椅的发哥,因为租唔起地产舖门口广告的4500蚊月租有电梯的㓥房,他唯有瞓在地产舖门前“发个好梦”。
坐轮椅的发哥,因为租唔起地产舖门口广告的4500蚊月租有电梯的㓥房,他唯有瞓在地产舖门前“发个好梦”。

《无家者-港台生活志》展览

日期: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 至5月6日(星期一)

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10时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地下大堂E3展区


摄影:香港—雷日升;台湾—林璟玮、杨运生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