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后,各方评论所聚焦的关键词无外乎“工整”与“保守”。大奖方面没有去年的爆冷,典礼本身也没有前年的乌龙,且囿于整份入围名单又早已被公认代表著去年是好莱坞的“小年”,所以奖项既少悬念又无噱头,难免看上去平平无奇。更有许多人慨叹已经91岁的奥斯卡越来越“套路化”,评奖标准则是愈加政治正确单调乏味。不过其实奥斯卡的基调向来都是保守前行,只能说去年全球的电影产出都相对弱些,这一点从去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颁奖结果来看也很明显。
早在各种前哨奖公布时,大家对今年奥斯卡的共识就是最佳影片之争只会发生在《Roma》(罗马)和《Green Book》(绿簿旅友)之间——两部音乐题材可以直接排除,《Vice》(为副不仁)虽然大热却毕竟过于左派,《The Favourite》(争宠)的视觉一流,但夸张的戏剧感显然不是奥斯卡路数,《BlacKkKlansman》(卧底天王)或许有机会竞争导演奖,至于《Black Panther》(黑豹)能入围,本身已经说明去年的电影整体太弱。
今年取态更为保守
最终结果是大奖平分秋色给了两大热门候选,表演类奖项则政治正确得极其标准。豆瓣上有一句对最佳男女主角的精妙总结:“影帝影后都是queen,也都是queer”,而奥斯卡更有史以来首次把男女配角奖一起颁给了黑人演员。其余奖项,《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亚狂想曲)包揽所有音效类是理所当然,反而漫威风的《Black Panther》在最佳美术指导上击败黑色风格的《The Favourite》让人有些小意外。最佳纪录长片《Free Solo》(自由攀岩)和最佳动画短片《Bao》(包宝宝)的创作者都是华裔,前者拍徒手攀岩的过程相当不易,后者曾在动画领域的最高奖项“安妮奖”中输给同样由皮克斯出品的《Weekends》(男孩的周末假期),这次在奥斯卡则扳回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