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Up

如果没朋友,就试着独处跟自己对话吧

『独处是身心健康的人所共有的特征,自主性较一般人高,在与自己对话中了解自己,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追求自我实现。』

图:pixabay.com

刊登于 2018-07-31

#Pick-Up

人是群居的动物,一但独自生活,存活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但现今社会基本已满足了生理与安全需求方面,不再需要汲汲营营的狩猎。依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再来是追求社交的满足,对友情、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除了与家人,还有同学、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等,每天都会与人互动或交流。

想个演员一样活在人群里

社会中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道德与规范,而当我们生活在群体中,会因为这些规范受到或大或小的压力,可能已经习惯了,但无形中还是会约束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变得扭捏、拘谨,就像演员一样,随时保持者警觉、敏感与自律,每个人都在扮演着符合社会期待的角色。

在与他人相处时,无论与对方交情多好,或者对方为人是多么友善,都难免还是会有一些顾虑与要求,;而独处时,没有与其他人直接的互动,内心是自由且开放的。

孤独是一种成熟的选择

寂寞是被创造出来并被动接受的,含有隔绝、疏离与失去等负面感受,例如在生活中被别人忽略了,或在一群团体里觉得格格不入,无论有意无意,都会萌生一种寂寞的感觉;而孤独不同,它是一种主动且刻意的选择,拒绝了无谓的社交活动,独自用餐、喝杯咖啡看本书,享受没有人打扰的时光,却觉得满足又充实。

越长大,独处的时间越多,根据社会学家琳恩.史密斯乐文的研究结果,每个人的挚友随着时间有越来越少的趋势,可能脸书有几百几千名朋友,但至交却只有少少两三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一定时常见面。随着年纪渐长,孤独会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着与自己相处与对话,虽然孤独,却不寂寞。

创造力在独处时爆发

经过学者研究,独处可以平复压力所带来的焦虑,在心理学上对于自我维持是有帮助的,偶尔自发性地独处,让自己稍微与社会孤立,或降低对感觉的刺激,有助于重建情绪的和谐。

而一个人在独处时,外在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变弱,思绪可以自由流窜而不受干扰,也可以暂时松开自己固有的思考,让想法更有弹性,所以无论是书写或者练习技能,都有助于创造力的发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先喝一杯,再跟自己对话一下吧

把手机放下,忍耐一下暂时不去浏览社交软体,如今上面那些美好生活的照片都已被修饰过了,大多是为了炫耀,只会让人越看越会觉得寂寞。远离你的电子设备,享受自身眼前的纯粹与感受。

喝杯好茶享受一下悠闲的午后,独享时,不需要准备太多茶具,直接一具独享杯就可以带着享受,将茶叶放入滤杯后冲入热水,品茶是一个极致的享受,茶树沐浴阳光,汲取晨露雨水,将精华浓缩在一心二叶中,待茶水飘香后,沁人肺腑。

如果觉得天气太热,前一晚先放个咖啡包进玻璃壶内,加入常温水后放入冰箱,隔天就可以享用清凉的冷泡咖啡,再悠闲地坐在椅子上读本书,看看别人的想法、学习新知、或遨游在充满想像的小说里。

恣意书写,再发呆放空

有了想法之后就把它写下来,书写就是在思考,拿本空白的笔记本,让思绪不受限制地发挥。或许只是在记录生活中看到的美好,例如工作遇到高人相助,顺利完成目标、跟着食谱成功做出了一道美味的料理、甚至是今天出门刚好一路绿灯又交通顺畅等幸运的小事等,将这些事情记录下来,不仅心情会变好,对生活也会越积极与乐观。

将想法都宣泄后,脑袋的负担减轻,心情会无比舒畅,就这样慵懒地享受什么事情都不做的状态,让心智游移,其实发呆也是一种另类的自我对话,那些漫游的思维或许会带来一些灵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力,协助解决正在困扰的事情噢!

享受一趟自我探索的旅程

在大自然中,所感受到的也是最直接的,背上背包来一场旅行,也是一个探索自我的好方式,在独自旅行时,没有人可以商量,你得不断地问自己:要不要走这条路?要吃什么?要不要休息一下?这种不断对自己提问的过程,有时候比身体的疲惫还累,但在这种过程中,你会尊重自己的意见、了解自己的喜好,转念一想,这种自主性与沿途风光的交集,是充满喜悦的。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旅行这种事大多是相当累人的。不过有些知识是疲累之后才能亲自学到的。有些喜悦是筋疲力尽后才能获得的。这是我继续旅行所得到的真理。”

静静读完这篇文章,也算是一种独处

蒋勋曾经说过:“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你便不会再感到孤独,当你不能这么做时,你跑得越快,孤独追得越紧。”试着找一段时间独处,跟自己虚度一段时光,除了可以省查自己,也给自己一个喘息时间,累积生活的能量。

更多体验,请至端Mall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