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漂³》—“消失”的人群缝制出了不可言说的剧场表演

林岚发现,白色的衣服没有人要。

左起:导演方祺端、概念及艺术总监林岚

左起:导演方祺端、概念及艺术总监林岚

摄影:陈焯煇

刊登于 2018-06-15

#Pick-Up

《漂³》的起点

林岚发现,白色的衣服没有人要。

艺术家林岚找来香港妇女劳工协会为合作伙伴,女工会曾经做过二手衫买卖,后来暂停下来。这些衣服曾堆在办公室。办公室高敞明亮,分不清日光和灯光。很多衣服很快就被选走,大量的白色衣物没有人要。“不如用来做什么吧。”林岚由此发展了一个白色布料的展出。 “『漂』是『漂白』,它有不同的意义,可以谈社会中看似美好的东西是怎样得来的, 或者在漂白的过程之中我们想达到什么目的,漂完之后是否漂亮。”这件作品最先在内地展出,“现在好像漂回香港一样。”在她口中,香港,“漂极都唔白”?

如今把这件作品放在寿臣剧院,《漂³》已经不单单是一件视觉艺术作品,而是重新创作,结合视觉艺术与剧场的跨界演出,以跨界大龙凤艺术节的一次剧场节目推向观众。虽然她在十几年前已经成功举办多个联展与个展,采用回收再用物料,创作大型混合媒介雕塑作品及装置,但视觉艺术进入剧场,有可能吗?

“香港艺术中心的朋友两年前跟我说,这次作品可以选在一些不同的地点,可能在商店,也可能在公共空间。”这些备选的地点中,林岚最好奇的是剧场,她好奇视觉艺术如何进入这个场域。决定了用剧场之后,再决定怎样在这个地点展示一件作品。

《漂³》装置的印记

借助对剧场的好奇,她准备将视觉艺术和表演结合在一起,自己担任艺术总监,请方祺端做导演,想要将剧场化成洗衣场。他们将这些布缝起来,塑造出不规则的形。工会成员琛哥的手工最好,主要由他来缝制,也有不少会员有时间就来帮忙挑线。这技术需要多练习才可以做到,因为林岚不是想让大家沿着骨位把衣服剪开,而是希望完美地将线拆开,让衣服被拆成完整的几块布。

最深的房间里,车衣台摆放在正中,旁边的白板上写满红色的图形和数字。“好像是在教地理,要讲山峰怎样形成,如何车一座山峰,如何车一缝悬崖,如何做一座水塔。” 林岚希望大家可以自由地将这些形状做出来,只需要依照一些引导,山峰有多高,水池有多阔。

她喜欢不规则的图形,正如她本身对规则的看法:“我经常在思考规则到底由谁订立, 以及规则为什么出现。”但林岚喜欢边界,喜欢限制。有了边界和限制,她才知道怎样去“踩界”。她想让规则好玩一些,流动一些,灵活一些。剧场本身也是一种“边 界”,它本身并不承载视觉艺术的展示功能,林岚想就这些限制,由这件作品做出一 些新的东西。她将自己完全交出去,交给合作的伙伴,以不确定的心情来面对这次创 作。剧场出入的限制,空间的束缚,让她至今也不知如何清楚用言语来谈论新的作品,表演的视觉展示也还没有搭建。

不需要说出口的意义

方褀端和林岚确定了一小时的演出。“对一件仿佛没有剧本的演出,一个小时好像差不多了。”真的没有剧本吗?她自己也在迟疑。剧本不能说没有,表演有主题,有连贯性,林岚和方褀端谈最多的是如何厘清两个媒介。艺术家的自述不用讲出来,或者用方褀端的话说,最重要的话往往是不讲的,需要观众自己去看。

左起:导演方祺端、形体指导王荣禄、音乐表演者黑鬼、概念及艺术总监林岚
左起:导演方祺端、形体指导王荣禄、音乐表演者黑鬼、概念及艺术总监林岚

“和剧场的合作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不是说谁产生了谁。”方褀端和林岚在前期 不停沟通,林岚说出自己对剧场的看法,方祺端也从剧场人的角度讲他对装置的见解。 他们想方设法,抽丝剥茧要让林岚将平时不说的话都讲出来。

林岚一开始试着写脚本,写着写着,发现写出了创作《漂³》背后的故事。方祺端不断和她讨论,问了她很多问题,或者是艺术家平时不会被问及的问题,或者是她根本就不会回答的问题。“视觉艺术通常单打独斗,可是剧场一定是群体工作,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沟通。”方祺端不断问她一些很“非艺术”的问题,关于制作,关于后台, “我们发现这件作品背后对林岚的意义,才是串起所有想法和概念的最重要的东西。” 而这想法是什么,林岚和方祺端都说还是留待观众自己发现就好。

“我在想,我需要剧本吗?我的人生已经排好了,不用编就已经排好了。”她摊开手, 作品背后的意义似乎将一切都说出来了。

《漂³》为“文化按摩师 跨界大龙凤艺术节” (由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剧场节目,现于城市售票网公开售票,详情请浏览官方网站

日期和时间: 6/7 (五) 20:00 | 7/7 (六) 20:00 | 13/7 (五) 20:00| 14/7 (六) 20:00

场地: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