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姚松炎:中资涌港,增加土地供应无助压抑地价

香港这弹丸小城竟然排行中资在海外投资房产金额的第三位,高过无数大国,力迫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大幅员辽阔的国家……

刊登于 2017-03-14

鸭脷洲利南道地皮早前由两大内地发展商龙光地产及合景泰富联手夺得,作价逾168亿元。
鸭脷洲利南道地皮早前由两大内地发展商龙光地产及合景泰富联手夺得,作价逾168亿元。

当土地变成保值工具,比黄金更珍贵,增加供应亦难以扭转升势,因为上升动力并非来自使用价值(Use Value)。大家先看黄金情况:

黄金价格由2007年的每安士640美元,升至2012年高位的1900美元,差不多升了两倍,但没有人会认为是因为黄金供应不足所致(注一),更加不会有人要求增加黄金供应来压抑金价。因为在这段全球量化宽松的时期,黄金是其中一种可以保值的资产,当时大家预期美元继续贬值,黄金的保值价值节节上升,即使适量增加供应亦无助压抑升势,反而扭曲市场价格信息,令黄金失去保值信息功能。而且,一旦量宽停止,美元回升,黄金供应反而过剩,进一步推低价格,出现“正回馈作用”,落井下石。

换言之,对于有保值投资价值的商品,当人们预期信用货币贬值时,这些商品就是保值救命草。事实上,黄金之所以在历史上能成为各大文明的实物货币,除其他因素外,正正是因为黄金具有难以在短时间内平价增加供应的特点。

增加供应,反扭曲市场供求信息

同样道理,当前香港楼价高不可攀,楼价持续上升多年,即使供应已经大幅回升,更已实行辣招如双倍印花税等打击炒楼措施,但楼价不但没有回落,反而愈升愈高。近期,楼价纪录又再刷新,差饷物业估价署2017年1月的最新楼价指数为309.0,比去年同期的279.0再上升10.8%,更加比2008年1月的123.2上升150.8%。

有理由相信,当一万亿港元热钱自2008年至今长期泊港,流入房地产市场寻找保值和高回报机会,楼价上升的原因并非供应不足,而是热钱寻找高回报和保值机会,导致楼价远远超越了用家的基本负担能力。因为投资者只会计算国际投资的回报与风险关系,并不理会用家生死。除非以极端高和持续高的供应来吓走投资者,否则适量增加供应完全无助压抑楼价,增加供应反而扭曲市场实际供求信息,一旦市况逆转,将会出现供过于求。

诚然,房屋与黄金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同时是生活必需品。当政府把投资保值需求和住屋需求混为一谈,盲目增加供应,最终只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无助压抑楼价升势,反而破坏了环境。

人民币预期下跌,资金涌港买楼保值

由于汇率是一项相对的变数,即使本地经济完全不变,只要别国的货币出现普遍预期下跌心理,势必驱使更多人把预期贬值的货币换成能保值或增值的货币,因而导致进一步的货币流出,令原本的货币下跌预期成真,甚至使跌势加剧,这是著名的自我实现预言理论(Self-Fulfilling Prophecy)。当预言成真,又进一步令更多人确信其预言。

假如市场预期人民币持续下跌,大量人民币流向香港,换成港币,投资房产,即使房产价格已经令本地市民难以负担,但非本地投资者是完全不需在意的。即使房产没有人租得起,长期空置,亦无碍这些投资者的投资决定。正如黄金保值一样,黄金既没有收息机会,亦没有使用价值(作首饰需另付手工费),但在信用货币预期贬值时,投资者仍然一窝蜂去抢购黄金,情愿浪费时间价值,情况好比房屋空置。

事实上,人民币汇率在过去几年持续下跌,人民币兑港元汇价自2014年1月的高位1.278后持续回落至最近的1.128左右,跌幅已经超过一成,而且中间并无重大反复。市场已经形成对人民币的跌势预期,因而导致大量资金流入香港买楼保值。

根据税务局数据显示,去年9月份涉及双倍印花税及买家印花税的登记数目创逾一年新高。BSD(买家印花税)个案共250宗,DSD(双倍印花税)个案亦达4317宗,按月急升26%,创去年6月以来新高,反映非本地资金重新大举入市。因此,政府在10月份突然把辣招加辣,正与非本地资金无惧旧辣招、继续投资住宅有关。

在港买地建楼出售,赚楼价汇率

除买楼外,其实各项保值投资环节均出现大量非本地资金涌现情况,据闻包括的士牌、保险单、非住宅房产及土地等。其中尤其是土地买卖,更已成为城中热话,最近更由中资以168亿元投得鸭脷洲地皮,每呎楼面地价达2.2万元,创下香港卖地纪录新高,竟与同区楼价相约,新面粉(地价)快要贵过旧面包(楼价)!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中资已热衷投地,尤其在启德发展区,至今已投得五幅地皮,占全部10幅的50%,涉及金额总值约227亿元。(注二)在供应主导的市场,面粉贵当然转嫁为面包贵,以近期开售的“港人港地”启德1号楼盘为例,当年买地价格只需每呎4913元,即使加上每呎4000元的豪宅建筑成本,总成本亦不过9000元左右。然而,其最近开售呎价却以1.7万元卖出,毛利每呎8000元,毛利率高达90%。若再计算汇率约一成升幅,估计利润超过一倍。

中资来港买地建楼出售,不但赚取楼价升值的利润,更可额外赚取港元汇率的上升,在房产的投资获利甚丰,进一步鼓励更多中资来港投地。中资在港的投地金额由2011/12年度的1%,急升至2015/16年度的25%,短时间内打破本地龙头发展商的寡头垄断优势。(注三)

中资海外房地产投资,增速惊人

中资不但大举来港投资,更跑到全世界去买房产。根据皇家测量师学会2016年6月份出版期刊引述国际研究资料显示,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已高达750亿美元(约5850亿港元),估计未来五年将高达1万亿美元(约7.8万亿港元),当中属于海外房地产投资的金额估计占36%;而且增速非常惊人:从2009年的约6亿美元,急升至2015年的约300亿美元,六年间上升约50倍!

2015年中国在海外投资房产的金额以美国的份额最大,占100多亿美元,超过三分之一;其次为澳大利亚,香港排第三,分别约为46亿和40亿美元,其中头十名最高金额的项目中,香港就占有三项。

香港这弹丸小城竟然排行中资在海外投资房产金额的第三位,高过无数大国,力迫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大幅员辽阔的国家,以中国投资海外房产的密度计,香港肯定世界第一。香港政府每年区区供应数十公顷土地,简直是泥牛入海,无法扭转大局。

(姚松炎博士,立法会议员)

注一:事实上,黄金的供应量由2007年的2987吨上升至2012年的4453吨

注二:李润茵(2016)地产势力洗牌,中资取代华资,信报财经月刊,475,14-17

注三: 李润茵(2016)地产势力洗牌,中资取代华资,信报财经月刊,475,14-17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