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Up

在推广阅读的路上匍匐前行

有调查显示,不少香港人都没有阅读习惯,以年轻人尤甚。在这城市推广阅读的有心人,是否像西西弗斯搬石头一样徒劳无功?跨媒体阅读平台linepaper总编辑宁愿相信自己是愚公,终有一天能成功移山。

text / linepaper photo / 杨德铭

刊登于 2018-01-12

#Pick-Up

linepaper的总编辑Gary(黄培烽),正职在大学任教社会学,亦是青年社会科学网络Roundtable的主席。经常在大学校园出没的他说,近年已经很难看见学生手捧着书本阅读的情景。

「现在做学生可能比打工更忙,又要温习赶功课又要参加学生活动又要做兼职,阅读课外书已经变成很次要的消閒活动。」他还记得当年读大学入住舍堂,堂友不时会在公共空间读书,有时又会传阅一些热门的小说,甚至曾为了讨论「哪本是村上春树最好看的作品」而彻夜不眠。对于现今的学生来说,这或许太奢侈。

除了时间的因素外,Gary也不讳言,现在娱乐比以前丰富得多,阅读未必合年轻人的口味。「现今社会讲求速食,阅读的确比其他活动花时间。例如近年有不少改编自小说的电影上映,两小时的剧情就盖括几百页原着的内容。不少观众或许觉得看完电影之后,就没有必要再读原着,但他们就不能体会在书本上一页一页追看故事发展的乐趣。」

出于消閒需要的阅读,在年轻一辈已经少之又少,更多的阅读是为要满足学业上的需要。政府和学校由上而下推动的学生阅读奖励计划、晨读时间等,都为学生的阅读生活设下重重关卡,例如硬性规定他们要读老师认可的书籍、阅读后要撰写报告等,都令学生觉得阅读是苦差,更枉论享受其中。

肯阅读已经够好

因此,Gary着手製作linepaper平台时,就有一个清晰的理念,很想向读者传达:无论读甚麽、读多少,肯阅读就已经够好。「我们无论在推介书籍的种类能够做到多元化,即是不只介绍文史哲类,也会包括经济商业、生活兴趣,甚至是漫画和杂誌等;我们的专栏作家亦来自不同的范畴,务求令读者找到他们有兴趣阅读的书籍。」

为了吸引年轻读者的眼球,linepaper在纸本杂誌的设计上,下了不少苦功。Gary透露,团队之中有位年轻设计师,曾参与香港其中一本最受年轻读者欢迎杂誌《100毛》的版面设计,其他设计师的年龄亦是八十后,所以比较了解青年人的口味,亦有不少读者反映linepaper的设计有别于坊间其他杂誌,令他们有阅读的冲动。

以科技吸引年轻人阅读

除了在内容和设计贴近目标读者群,linepaper也愿意当先行者,探索阅读的不同可能,例如推出「听听书」栏目,邀请城中名人朗读书籍的精选篇章,让读者用耳朵「悦读」。Gary说,反应比他们预期的更好。

「有声书在外国很流行,因为不少人每天都要乘长途车通勤,听书的时间很充裕。当我们计划做有声书时,都有不少朋友怀疑这在香港是否有市场。我们就尝试将每段录音都限制在十分钟左右,就算读者乘地铁或巴士,只是几个车站的距离就可以听完一个篇章,读者的反应也很正面,甚至向我们提出选书建议。」

虽然现在阅读纸本书的读者愈来愈少,但linepaper坚持印製纸本杂誌,每月免费派发,同时因应读者的需要,推出网页、网上揭页版本和流动应用程式(APP),而「linepaper」的名字,正好说明平台「online」加上「paper」的定位。

最近推出的流动应用程式,更搭配近年新兴的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AR)科技,务求把读者从纸本带进网络世界。「我们与香港绘本作家John Ho合作,将他的新作《香港散步日常》内容製作成动画。读者只要利用linepaper的APP,扫瞄随纸本杂誌附送的明信片,就可以观看动画,感受John Ho眼中的香港。」Gary说,未来也会尝试利用AR製作更多内容,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纵使现今有科技的帮助,社会也有更多有心人关注香港的阅读风气,Gary坦言推广阅读仍然是「揼石仔」的工作,做了很多功夫也未必有即时的效果。「要翌日马上见到街上人人手拿着书本去读,是太脱离现实的幻想。」即便如此,他仍然希望透过製作linepaper,继续在这漫长的路上匍匐前行,希望聚集到更多爱书的同路人。


"Pick-up" 栏目内的文章系由端 Studio 製作。端传媒新闻编辑部未参与文章的选题、撰写、编辑与事实核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