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每块手机电池,都可能是刚果童工扛不动的生计

十几万采矿者,为了世界对电池续航能力的渴求而卖命。他们的血与汗伴随钴矿冶炼加工,制成锂电池,塞在手机里,成为数十亿使用者不曾察觉的苦痛。

端传媒记者 蒋珮伊

刊登于 2016-11-20

泰国曼谷,一个购物商场大摆市民正使用手提电话。
当我们用手机时,是否曾经想过其中的电池是谁在生产呢?

有人笑话说,目前限制一个人出行距离的,不再是公共交通的线路,而变成了手机电池的剩余电量。

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行动装置不断推陈出新的此刻,全球锂电池销售量也同时飙涨。但是在非洲,约有11万至15万的采矿者,为了世界对续电量的渴求而卖命,其中更有不少儿童。他们的血与汗伴随钴矿的冶炼、加工,制成锂电池,塞在手机后壳中,成为全球数十亿使用者不曾察觉的苦痛。

根据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与非政府组织非洲资源观察(African Resources Watch)共同进行的研究,世界钴矿产量最高的刚果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以下简称刚果),仍有将近20%的钴矿是借由南部地区的人力开采。成人及儿童采矿工人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挣每日一、两块美金的微薄收入。他们不仅身处非常高的健康风险中,同时也成为被暴力恐吓及敲诈的对象。

对此,国际特赦组织指出,失责的跨国企业及刚果政府脱不了关系。

矿场中的卖命人生

幽暗又不通风的地下坑道里,成年采矿者拿着凿子、锤子及其他手持工具挖采钴矿。深达数十米的坑道中,他们自顾不暇地将钴石装满袋子,并得时时注意矿坑的状态。地面上已经废弃的采矿区内,儿童矿工则在被开采过的“尾矿”中找寻含钴的矿石,再到附近的河流加以淘洗、拣选,最后背着整袋过重的矿石,向中间商换取当日收入。

一名儿童在刚果的钴矿场开采钴矿。
一名儿童在刚果的钴矿场开采钴矿。

这是刚果南部地区手工采矿者的每日生活,他们多数在已不允许人工采矿的矿区工作,与那些由跨国公司经营、规模大上许多的工业化采矿方式并存,提供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钴原料。

为了解刚果手工采矿者的工作环境,研究人员走访了刚果南部5个人工开采矿区,并采访了90名正在或曾经在矿场工作的采矿者,其中包括17名童工。研究发现,虽然采矿者长时间暴露在含钴的粉尘中,可能导致呼吸道受损、接触性皮肤炎,甚至致命性肺病,却没有穿戴任何如手套、工作服或面罩等最基本的防护装备。

有些采矿者被活埋在矿井中,但尸体无法被寻回,就这么死去然后被遗忘。

于刚果南部采矿中心科卢韦齐市开设法律咨询中心的修女 Nathalie Kangaj

此外,部分采矿者在极深、难以救援的矿井工作,却往往没有任何支撑物,并且通风不良。虽然官方并未提供任何相关死亡记录,在媒体上曝光的失事案例也极少,但采矿者们表示,矿井塌陷的事故其实时常发生。

健康与经济皆受胁迫的童工

在受访的17名童工中,一名男童进入矿井工作时仅有7岁,身上的重担远高过他们的年纪所能负荷。报告指出,搬运装满矿石的袋子是每个采矿童工无法避免的工作,但这些袋子重达20至40公斤,可能造成即时的伤害,或长期下来导致关节及骨骼变形、肌肉损伤等。并且,与成人一样,这些童工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矿场每天工时往往高达12个小时,但仅能赚1至2美元。在上学的儿童,周末假期及放学前后仍须到矿场报到;更别提因学费过高负担不起,或是必须辍学承担家计的儿童,则全年待在矿场中。有时早上进矿坑再出来,头上已是第二天的太阳,许多儿童也常因为没有钱,常整天不进食。

除了健康问题外,童工们更得面临被威胁及剥削的处境。为了到钴矿密度较高的区域寻找矿石,他们必须偷偷潜入有保安驻守的政府特许矿区。童工们表示,保安常常殴打、虐待他们。然而,童工因为自知理亏,通常不敢报警,也认为警察并不会重视。

此外,童工大多独立工作,每日将采集所得装袋,再交由中间商依重量估价。在权力及资源不对等的情况下,还要忍受中间商恶意压低价格。而拿到微薄的酬劳后,还得在成年采矿者及保安的暴力胁迫下,交出不少的保护费。

一天结束后,口袋几乎所剩无几。缺钱时,儿童们只好向中间商借钱,再落入受制于人的恶性循环中。

有时如果我们什么也找不到,就去中间商那借钱,然后第二天就得为他工作。中间商第二天就会少秤:‘不对,不是10公斤,是8公斤。’

14岁童工梅西

刚果政府:监督不周、相互勾结

间接迫使儿童在非法矿区受欺侮的也包括刚果的法律。2002年刚果政府公布新采矿法,规定手工采矿活动只能在特许的手工矿区进行,并将许多手工采矿者赶出跨国公司的工业化矿区。然而,刚果官员也坦承,少数手工特许矿区并不足以承载所有手工采矿者,导致许多手工采矿者必须在未经允许或不受监控的矿区工作,有时还得潜入工业化采矿公司的土地。

此外,报告也指控,政府不仅漠视非法采矿者的恶劣劳动条件,更巧立名目、从中获利。据采矿者指控及研究者亲身经历,采矿者必须向身穿国家制服或宣称由政府派来的官员缴交各种非法的“税”,以换取在非特许矿区的工作权,其他还有运输矿物税及解决冲突的费用等。

除此之外,国际特赦组织更指出,刚果法律上有许多缺失:如未在《采矿法》中列明与劳工权利有关的内容,包括适当的安全及劳动标准;同时政府派出的劳动监察员,因负责的范围过大、薪酬过低,也缺乏适当监督与执行标准的能力。

讽刺的是,刚果却是多项国际公约的缔约国。这些公约要求该国保护劳动者人权,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儿童权利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国际劳工组织《禁止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国际劳工组织《最低年龄公约》和《非洲人权和人民权利宪章》。

冶炼方应负起关键监控角色

除了政府失责外,研究也指出钴供应链中的冶炼企业也忽视其自身在人权议题上的社会责任。

据研究者追踪,中间商向手工采矿者收购钴矿后,会转卖给他们形容“大得像美国”的“刚果东方国际矿业公司”进行加工,最后再运至位于中国浙江的母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指出,至2014年为止的过去3年,刚果东方矿业为华友钴业提供了40%的钴原料;而华友钴业则是世界最大的钴产品制造商之一。

研究者指出,作为冶炼方,刚果东方矿业和华友钴业在供应链上游的关键位置,应当有一套监管供应链的系统,了解其采购的钴矿如何被开采、处理、运输和交易,并确认过程中是否有任何侵犯人权的行为。此外,也应就其尽责管理工作请第三方进行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

但国际特赦组织和非洲资源观察组织从华友钴业的回复中得出结论,认为该公司未有采取上述关键步骤。

下游究责:跨国企业对于供应链毫不知悉

报告也指出,这些钴矿的下游客户,包括锂电池供应商及其合作的电子产品跨国企业,应该要能追踪其供应商至冶炼方的生产过程。若这些侵犯人权事件的确发生于自家产品的供应链中,下游企业不只要停止与这些贸易商交易,禁止购买刚果的矿产,而必须主动针对这些受害者采取补救措施。

然而,在国际特赦组织根据电池供应商顾客名单联系的16间跨国企业中,包括微软、苹果及三星等知名科技公司,仅有1家企业承认与其有关连,6家企业表示他们正在调查中,更有2家否认是用来自刚果的钴矿。重要的是,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提供具体细节,明确说明其产品中的钴矿来源。

虽然多数公司在面对指控时,都强调该公司要求供应商尊重人权、不能容忍雇用童工,但却也没有明确说明他们的调查与稽核措施。部分公司如微软及三星甚至表示,要追踪钴矿来源是非常困难甚或是“不可能的任务”。

对此,国际特赦组织指出,这显现出透明化生产过程的重要性。若没有法律规范企业必须调查并公布其产品的原料矿产及供应商资讯,这些企业就会继续在他们漠视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借由侵犯人权来获取利益。

这些跨国公司说他们对童工采取零容忍措施,但如果这些公司不调查他们的供应商,这些承诺只是空头支票,他们的宣称则完全不可信。

国际特赦组织商业与人权研究员 Mark Dummett

报告结论呼吁,跨国公司总部所在的国家(例如中国、美国、南韩)应要求公司在钴供应链的管理工作方面提高透明性。然而目前仅有联合国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针对跨国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人权问题,提出自主性准则。

美国的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则未将钴列入锡、钽、钨和黄金等规定核查的清单中。国际特赦组织呼吁,在钴的使用量日益提高的此刻,应该要为钴及其他从那些违反人权风险程度较高的地区开采的矿物,设定同样的法规。

多德-弗兰克法案1502条

此法案全名为“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其1502条规定:美国上市公司必须调查其产品中的某些“冲突矿产”(如锡、钽、钨和黄金),是否为刚果或周边国家的武装团体提供资金,或助长侵犯人权的行为。 (资料由端传媒综合整理)

另一个能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力量,则是消费者。研究员 Mark Dummett 认为,任何一个有手机的使用者,在了解钴矿的开采过程后,应该都会对自己的手机竟然必须让幼童承受高工时、高负重的状况而感到震惊。他表示,是时候让这些大品牌公司为原料供应链负起责任,毕竟“全球总获益高达1250亿美元的这些公司,实在没道理说他们无法追踪他们的产品里的关键矿物原料究竟从哪来”,Dummett 说。

4 万名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约有4万名孩童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的矿场工作,其中许多人挖掘钴矿。

来源:卫报Bloomberg国际特赦组织BBC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