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90*90 方桌上的影像交流会

马立群、房彦文去年举办了台湾少见的摄影交流会,“专家面对面计画”这个概念在台湾崭露头角。第二年交流会即将展开,他们期待着另一波年轻的影像创作浪潮。

端传媒摄影组

刊登于 2016-10-21

#影像

台北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展(Wonder Foto Day,简称WFD)发起人:房彦文(左)、马立群(右)。
台北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展(Wonder Foto Day,简称WFD)发起人:房彦文(左)、马立群(右)。

摄影交流会在国外非常普遍,然而在台湾却很少人提出,发起人马立群、房彦文 去年首次发起台北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展(Wonder Foto Day,简称WFD),以90*90方桌为单位,举办了第一届交流会,「专家面对面计画」的概念崭露头角,相对低的收费门槛亦吸引不少年轻影像工作者参与。

马立群,台湾人,资深摄影工作者、周刊资深视觉编导,拥有十多年摄影记者资历,足迹遍及海内外各地,并举办参加过大大小小摄影展。

房彦文,摄影艺术家、企划、居艺廊创办人、Wonder Foto Day台北国际摄影交流展策展人。跨足创作、策展与艺术市场,作品藏家遍及美国、新加坡、法国与日本。

端:端传媒

马:马立群

房:房彦文

端:作为一个新闻摄影记者,以及一个纪实摄影师,你们怎样看台湾的新闻摄影及纪实摄影?

马:我觉得台湾的新闻摄影目前有很多的问题,而最大问题就是媒体本身的问题。很多记者可能缺乏了本身的热情吧,也可能是媒体环境的关系。举例一下最起码这几年,以台湾新闻摄影大赛这个比赛来看的话,我觉得真的很好的作品是蛮少的,还好今年的话像香港以及大陆的摄影师参加比赛,所以整个水准有比较好一点点,不然台湾的新闻摄影目前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就是,年轻人太少,然后有些老摄影师的退休了--这是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

马:台湾新闻摄影的教育本来就不足,台湾传统纪实摄影开始有断层,从《人间杂志》结束之后,一段时间都没有人在拍纪实,特别拍专题性的东西就更少。可能会看到在台湾新闻摄影比赛当中有人在拍一些类似的事情,但是仍然很少。你说台湾的摄影师不关注台湾的问题吗,好像也不会,可能就是环境的问题吧,他们没有办法、没有时间去拍这个东西,然后媒体又不会很重视这一块,因而缺乏一个发表的管道。如果今天你拍一个专题,你可以发表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facebook,但我觉得这个效果不好。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一个管道啦,或许有人在拍,但是没有人知道。

房:谈台湾本地的新闻摄影,我觉得这很敏感,主要是我不是新闻从业人员。但台湾新闻摄影来说,我觉得近两三年有一群人想要飞跃性的突破一些什么,像是《报导者》,或是一些新媒体,不同于以往的耸动甚至腥膻色,图片多以提供讯息为主,现在开始有一些专题性的报导,会让人想要去看。

房:新闻摄影也许在现在来看,也许艺术性不是这么高 ,但他却是摄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能去关注,或者推广,我认为这是好的。

 房彦文:也许台湾的摄影师在作品的思考上还不够的全面,但他们的创作能量很高。
房彦文:也许台湾的摄影师在作品的思考上还不够的全面,但他们的创作能量很高。

端:年轻人缺乏发表平台和管道,是你们发起WFD的原因吗?

马:基本上办这个活动就是想提供一个年轻人都负担得起的平台,他们作品可以趁这个机会跟厂家、一般民众和其他摄影师来做交流,目的是这样子,所以那时候定位就是很明确,就是一个年轻人的活动。

马:这种交流会在外国很流行,但台湾其实不多,每年比较大型的可能只有两场的台湾摄影博览会,但他们参展的费用都非常高。租个位置连同装表要花费十万以上,一个年轻人哪有钱去付?

端:WFD跟其他摄影交流会或影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马:我们最大的分别是,形式上的不同。台湾很多的展览是属于以「展墙」形式的展览及销售,而我们这个活动基本上是桌面形的一个展览,同时非常要求每一个参展者必须到现场,不来的话我们可能会取消参展者的资格。我们这样做是希望年轻人来这个地方,可以在现场的人达到一个真正的交流,跟其他参展者、摄影师、影像创作者,评审、民众直接面对面交流,从而提升一些年轻人的摄影概念及对艺术的想法。

端:为什么交流会是以90*90的方桌呈现?

房:以展墙形式呈现的话,展品只能在限定的范围里面做展示,墙面都因为视觉阅读上的不便无法放上作品。在一个空间里,作品如果放得太高你看不见,放得太低又不好看,除非你有很大的装置作品,而观众的视野水平,刚好就是方桌以上的空间。作品放在桌面上也有许多可能性,不管是想要往上堆叠,或者摆上作品集等等,就设计上来说,可能性大很多,也可以激发出每个摄影师不同的创意。

马立群:台湾的新闻摄影目前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就是,年轻人太少,然后有些老摄影师的退休了--这是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
马立群:台湾的新闻摄影目前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就是,年轻人太少,然后有些老摄影师的退休了--这是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

端:对参展者的创作内容有限制吗?有没有题材、风格等的预想?

马:我们不限定创作内容,参展者来投件的时候,作品的类型都是由摄影师自己来决定。所以第一届里面就有纪实型的、艺术型的、拍时尚的甚至拍模特儿的都有来参展。在评审的时候,我们是希望做到多元,让各种不同类型的创作者的作品都有机会被展出,我们不希望展览偏向某一种的摄影方式。

端:你们从去年的WFD中能观察到什么吗?

房:我们以及很多受邀请来的国际评审都发现,台湾的参展者原来没有想像中的这么少,我们总共收到四百多件的报名名单,而很多跟我们一起跑展览的前辈亦提到,也许台湾的摄影师在作品的思考上还不够的全面,但他们的创作能量很高,在市场的销售上或许还可以再进一步。在跟摄影师聊的时候,我发觉他们是因为还没有看过什么是现在大家要的东西,或是市场觉得好的作品,所以这就是为何我们要请国际评审来,就是这样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带到国际上去做交流与发展。

端:对年轻的摄影师有什么建议吗?

房:我觉得摄影师与其在想怎么样去展现自己,不如先思考怎样去让作品变的更完整。像如果WFD有提供一个机会,那就把握住这个机会,很多摄影家在网路上一定没有这么的热门,或是这么的有知名度,但不要放弃去交流的机会,有时候如果你不面对面交流的话,很少人会愿意跟你讲作品可以怎么做。

马:你一定要去多找一些专家学者来看你的作品,作品的完整性一定要透过更有经验的人来给你意见,而不是只是把作品贴上网,作品给对的人看,可以提升自己作品的价值。

房:网路上的好评也好,或许他可以为你带来好多的成就感。但一个作品可以去多远,他还是跟你给谁看,东西交给谁,是很有关系的,每一个都有他们可能性的道路,发扬光大出去。我们两个当然也有我们喜欢的类型和方向,但是我们不能认为说这就是摄影的惟一,我们提供的是摄影师们可能前进的方向,任何媒材他都是有很多可能性的,摄影尤其在现代,他不只为艺术服务,他为很多人服务,为商品服务,为报导服务,我们希望它的存在是很多元的,不只有单一价值。

Wonder Foto Day是由台湾摄影创作者房彦文与马立群所策划,透过以桌面为展示平台的方式,提供摄影创作者交流的平台。现场将展出预先通过初选的约一百个小型摊位,并在展览的同时进行「Wonder Foto Contest」评选活动。

参展摄影师部分选登

长谷良树作品。
长谷良树作品。
黄楚涵作品。
黄楚涵作品。
刘星佑作品。
刘星佑作品。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