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录像带时代落幕,世界上最后一条生产线关闭了

1956年问世的录像带,半个多世纪以来走过巅峰和低谷,如今终于迎来尾声。

端传媒记者 张淼

刊登于 2016-09-11

曾改变电影与电视行业、为无数家庭带来欢乐与记忆的录像机(Video Cassette Recording),终于在发明近60年后退出历史舞台。今年7月,日本船井电机(Funai Electric)宣布,由于“难以采购部件”和产品销量日减,决定关闭全世界最后一条录像机生产线。

世界上最后一家录像带公司即将关闭。
世界上最后一家录像带公司即将关闭。

从1985年开始生产录像机的船井电机,尽管名气不及三菱、索尼等巨头,最高峰时录像机年产量也达到1500万件,生产的机器更透过三洋公司销往中国和北美;然而,2015年这一数字已骤降为75万件。

录像机诞生记

世界上第一款录像机是1956年4月由 Ampex 公司生产的 VRX-1000。那时,美国的电视行业快速发展,唯一用于纪录视频的媒介是费时长、画质不清晰的显像管。由于东西海岸有时差,电视台不得不根据时区进行两次直播,或在偏后的时区播放画质低劣的显像管视频。

于是,清晰方便的录像机成为电视台的急需品。即便 VRX-1000 的售价高达5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32.5万美元)、昂贵的旋转头每使用几百小时就要更换,来自电视台的订单依然蜂拥而至。当年11月30日,CBS 电视台成为第一间使用这项新技术录播新闻的机构。

率先尝到甜头的 Ampex 很快迎来跟风者,降低生产成本、增长录像带时长都成为电子厂商竞争的方向。1964年,索尼生产出第一款家用录像机,随后在1965年推出售价1000美元左右的 CV-2000。CV-2000可以录制和播放家庭影像,价格远低于早期的 VRX-1000。

尽管录像机依然只有富裕阶层、学校和商业机构消费得起,它终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播放家庭影像的功能让普通消费者产生更大消费兴趣。Ampex 、RCA 公司相继加入家用录像机的研究和生产行列。

Betamax 与 VHS 的格式战争

1970年代录像机开始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视线,市面上出现3种不同格式的录像机,分别是索尼公司1975年研制的 Betamax、JVC 公司1976年研制的 VHS 和飞利浦公司1978年研制的 V2000。

到了1980年代,以 Betamax 和 VHS 为主的竞争几近白热化——Betamax 以工业标准下的高品质著称,VHS 的特性则是录制的视频时长可达2小时。为此,索尼公司研制出录制时长可达4小时的录像机,JVC 公司则进一步将时长上限提高到6小时。

格式之争在几年后以 Betamax 的失利告终。由于 JVC 授权其他公司使用其专利,VHS 格式的录像机价格日益低廉、产品选择愈加多元、市场占有率也随之扩张。录像带厂商因应市场变化,也开始选择生产更多 VHS 格式的录像带。循环作用下,VHS 格式终于成为录像机和录像带市场的主流。

版权纠纷or商业获益者?

录像机使人们更轻易观看影像制品的同时,也带来了版权纠纷。

早在1976年索尼公司发布 Betamax 时,环球影业与迪士尼公司就将索尼告上法庭。1979年,法庭驳回电影公司的诉求,判定非商业用途下播放录像带为合法行为。1981年电影公司上诉后结果反转,1984年索尼再将案子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最终裁定,由于存在“时间推迟”,在家中录制视频用于后续观看构成“合理使用”,既未对版权所有者造成显著伤害,也并未削弱电影公司的产品市场。

事实上,电影公司很快发现,录像带不但没有分薄他们的利润,出售与租赁录像带反而成为新的重要收入来源。仅1986年一年,家庭录像带销售就为迪士尼公司创造了1亿美元的净利润。

同样受益于录像机发展的还有录像带租赁商,成立于1985年的 Blockbuster 正是典型例子。由租赁录像带起家后,Blockbuster 的业务逐渐拓展到流媒体、影院等行业,2004年最高峰时,Blockbuster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000多间分店,市值达50亿美元。不过,近年来,由于与 Netflix 等网络流视频公司竞争失败,2010年 Blockbuster 以破产告终。

录像机之死

录像机的颓势已有近十年。2002年1月, DVD 娱乐集团的报告显示, DVD 销量已超过录像机,每4个美国家庭就有一部 DVD。靠生产和租赁录像带为生的厂家和店铺也因此以 DVD 盘片取代录像带,这一变化又进一步加速了录像带的没落。2002年,Betamax 录像机彻底停产。2015年11月,索尼公司结束 Betamax 录像带的生产线。如今,VHS格式的录像机也结束了最后一段历史。

在这个属于 Netflix 和 Youtube 的时代,衰落的不止录像机,连取代录像机地位的 DVD 也早已失去市场青睐。根据数据研究公司 Nielson 的统计,2016年第一季度,包括 Netflix、Amazon Prime 等在内的SVOD(streaming or subscribing video on demand)节目已占据50%的美国数字视频市场,与相对传统的数字视频载体平分秋色。

因技术进化而死,因收藏需求而生?

不过,对许多人来说,用录像机看视频依然是难以忘怀的记忆与不可代替的体验。

现在,收藏旧录像带已经成为一门生意,部分稀缺的电影录像价格高达1500英镑。一位收藏家表示:“有些电影在 DVD 或蓝光格式中显得太过于干净。在家用录像系统看电影的体验更贴近旧式的驱动器或者封闭的戏院,那正是导演试图让它看上去的样子。”

研究电影与媒体的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英语系副教授 Caetlin Benson-Allott 索性声称,“我们每转变一次(影像)格式,都是在失去电影和电视的历史”。

西北大学副教授 Elizabeth Gerber 指出,“总有些人对‘旧科技’有所依恋并且一直持续,它可以是唱片机,可以是电话,可以是(古董)车。每种主要的技术都会有人群缅怀它的逝去,坚持这项技术原来的样貌。”

也许录像机未来的命运正如黑胶唱片、胶片相机,即便新的技术更方便,念念不忘的收藏爱好者,依然会沉迷于它们独特的质感与背后的怀旧情怀。

3
1981年只有3%的澳洲(澳大利亚)家庭拥有录像机,1993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80%。

声音

停止生产(录像机)感觉像是对记忆的威胁。除了同样可以在 DVD 和网络观看的电影,录像机还记录着人们的家庭活动,孩子们的庆典和体育比赛。(停产)有些像有人威胁扔掉所有的照片册。

非政府机构媒体心理学研究中心(Media Psychology Research Center)主管 Pamela Rutledge

来源:ArstechnicaSlateWIPOConversationipwatchdog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