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大师为何是大师?基阿鲁斯达米如何在不自由国度一直创新

夏日电影节里,我们再次悼念基阿鲁斯达米。大师离世,但馀味不停,为什麽他能在缺乏创作自由的国度,一次又一次突破限制而创新?

陈志华

刊登于 2016-08-15

【作者按】七月初惊闻伊朗大师级导演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ostami)去世的消息。他在告别人间之前,已传出患癌须动手术,没料到病情恶化,更没料到2012年的《东京出租少女》(Like Someone in Love)就成为他的遗作了。这阵子,不只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在放映他的多部电影作为悼念,“香港夏日国际电影节”亦增设特备节目,放映《似是有缘人》(Certified Copy)及举办座谈会。

还记得2011年香港国际电影节曾办过他的电影回顾展,重温了他由首部长片《小旅人》(The Traveller)到《似是有缘人》的创作历程,可算是在香港至今对他的作品最全面的一次回顾。而在2013年,他甚至到过香港,参与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在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举办的研讨会,还在黄竹坑的艺廊举行了个人摄影展,并出席香港国际电影节Cine Fan及百老汇电影中心的映后座谈。

伊朗电影导演Abbas Kiarostami。
伊朗电影导演Abbas Kiarostami。

虚实交错,探问生死

基阿鲁斯达米是姓氏,阿巴斯是名字,笔者习惯以姓氏称呼,然而华语地区原来也有不少影迷昵称他名字。基阿鲁斯达米以《樱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夺得康城影展金棕榈奖。那绝对不只是一个孤独男子求死的故事,也不是叫人重拾生命价值的劝世寓言,而是以洞悉人情的目光,在探问生存与死亡的意义。结尾更是神来之笔,当主角在地上挖了个洞,躺在里面静待死亡,在雷雨声中,画面全黑,然后就接上摄制队拍片过程的录像。

最显浅的理解是生生不息的循环,主角选择了掌握自己的死亡,而在镜头后面,摄制队正在透过创作给故事赋予生命。不过如果了解基阿鲁斯达米常以伪装纪实、虚实交错的手法,对电影形式进行实验,并相信观众不会只是被动接收故事的话,那么这个让导演自己及摄制队入镜的结尾,就是刻意跳出原来的故事层次,刺激观众思考其中意义,邀请观众主动咀嚼个中味道了。

那绝对不只是一个孤独男子求死的故事,也不是叫人重拾生命价值的劝世寓言,而是以洞悉人情的目光,在探问生存与死亡的意义。基阿鲁斯达米常以伪装纪实、虚实交错的手法,对电影形式进行实验,并相信观众不会只是被动接收故事。

早在他的代表作“伊北三部曲”(Koker Trilogy)及《大写特写》(Close-Up),他已经把上述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的实验性,又总是伴随着诗意与幽默,满满是对人的体察与关怀。“伊北三部曲”由小孩的一趟“历险旅程”开始,《踏破铁鞋无觅处》(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的小孩Ahmed拿错了同学Mohamed的作业簿,由于老师声明在先,Mohamed再欠交家课就被赶出校,Ahmed无论困难险阻也要长途跋涉跑到Mohamed居住的村庄归还作业簿。

这样的小故事,就给基阿鲁斯达米拍出了纯真而动人的力量,以周遭漠不关心的成年人对比着急的小孩,安排Ahmed一次又一次在“之”字路上奔跑的画面,到最后作业簿里夹着的小花,不但显出基阿鲁斯达米把简单故事说得引人入胜的功力,也可看到他对事物的观察入微。他的早期作品多以小孩为主角,譬如首次执导的短片《面包与小巷》(Bread and Alley)是小孩与狗的故事,首次执导的长片《小旅人》是顽童不惜一切要到首都看球赛的故事,而从《小旅人》和《踏破铁鞋无觅处》看来,基阿鲁斯达米早已超越了一般儿童电影,为他日后的风格奠下了基础。

电影《小旅人》(The Traveller)剧照。。
电影《小旅人》(The Traveller)剧照。。

三部曲:奇妙结构

“伊北三部曲”最有趣之处,是三部电影的奇妙连系。因为1990年伊朗西北部发生大地震,《踏破铁鞋无觅处》取景的高卡(Koker)成了灾区,片中饰演Ahmed和Mohamed的小演员(现实里是兄弟)生死未卜,基阿鲁斯达米于是拍了《春风吹又生》(And Life Goes On ...),以电影展开寻人之旅,由Farhad饰演一名导演,带着戏中的儿子Puya走进灾区。地震灾区都是真的,寻人旅程拍得像纪录片一样,过程却是虚构的,或看来像是以戏剧重演真实(由Farhad饰演基阿鲁斯达米本人)。

主角在路上遇见在《踏破铁鞋无觅处》饰演老木匠的演员Ruhi,言谈间,Ruhi就拆穿了电影的虚构本质,指出《踏破铁鞋无觅处》虽然写实,很多细节仍是创作上的设计。到最后,纵使没找到那对兄弟小演员(但暗示他们无恙),电影呈现了劫后的顽强生命力,人们照样进行嫁娶(Farhad遇上了一对年轻新婚夫妇),照样追看世界杯球赛。

于是整个“伊北三部曲”就是一部衍生另一部,一层套着另一层。影史上大概没有哪个三部曲是如此结构的,更难得是每一部都真摰动人。

到了《橄榄树下的情人》(Through the Olive Trees),就更进一步模糊了纪实与虚构的界线。影片大量采用非职业演员,并以演员的名字作为角色的名字,增强纪实的感觉。故事表面似是《春风吹又生》的幕后花絮,讲述一名导演在拍摄《春风吹又生》Farhad遇上新婚夫妇的那场戏,原来戏中饰演新婚夫妇的演员,男方(Hossein)真的对女方(Tahereh)有意,但奈何出身阶级有别,遭女方拒绝,却因为地震,有人来拍电影,有机会接近女方,并且合演夫妻。

影片彻底揭穿《春风吹又生》的虚构成份,Farhad不过是演员,他跟新婚丈夫谈话的那场戏,都是根据剧本演出来的。而更妙的一着,是开宗明义告诉观众,《橄榄树下的情人》本身也是虚构的,戏中现身的导演,也是演员,一出场就说:“我叫Mohamed Ali Keshavarz,是饰演导演的演员。”

于是整个“伊北三部曲”就是一部衍生另一部,一层套着另一层。首先是基阿鲁斯达米拍了《踏破铁鞋无觅处》。然后在《春风吹又生》里,让Farhad饰演《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导演,去寻找杳无音讯的小演员。再于《橄榄树下的情人》里,让Mohamed Ali Keshavarz饰演《春风吹又生》的导演,讲述他拍摄Farhad遇上Hossein的一幕。三部电影互相呼应,“之”字路一再出现,而《踏破铁鞋无觅处》的那对兄弟小演员,最终就在《橄榄树下的情人》露面。 影史上大概没有哪个三部曲是如此结构的,更难得是每一部都真摰动人。

在缺乏自由的国度坚持创新

《大写特写》是基阿鲁斯达米另一个有趣的实验,虚构与纪实的边界更显模糊。故事本身是真人真事,有个叫Sabzian的无业男子,被人认错了,以为他是著名导演麦马巴夫(Mohsen Makhmalbaf),而他本身是麦马巴夫的影迷,竟决定将错就错,冒充起导演来,说要借屋拍戏,还向对方借钱,事败被告上法庭。基阿鲁斯达米就把Sabzian的故事拍成电影,并由这位当事人演回自己,重演案情。而冒充及角色扮演的主题,由《小旅人》的顽童为骗取旅费假装替同学拍照开始,到《大写特写》的Sabzian,直到遗作《东京出租少女》的教授与援交少女伪装祖孙,都是一以贯之。

《大写特写》也并非硬绷绷的实验,当中对Sabzian的观察和理解,让观众寄予同情,强调他并非存心做坏事,只因为发现被误认可获得前所未有的尊严,才一时糊涂。片末更让真假麦马巴夫碰面,由真麦马巴夫开着电单车,带冒牌的去给受骗家庭道歉,完成最后的宽恕与接纳。而这部电影,由现实衍生戏剧,又以戏剧影响现实,再换个角度看,也是给Sabzian圆了他的电影梦。

电影《似是有缘人》剧照。
电影《似是有缘人》剧照。

而基阿鲁斯达米的诗意,不只是在电影里念诗,更是画面与叙事中的诗意。还有那些余音袅袅的结尾,都叫人回味。

虽然来自缺乏创作自由的国度,基阿鲁斯达米却一次又一次突破限制,敢于创新。《10》在汽车内安装两部数码摄录机,纪录行车中的十段对话,导演完全放手让演员根据现实生活自然发挥,去年获柏林影展金熊奖的《伊朗的士笑看人生》(Taxi Teheran)也采用了相近的形式,《10》无疑出现得更早,也去得更尽。

献给小津的《伍》(Five)索性只有五个长镜头,让大自然景致成为主角。《雪馨》(Shirin)更是前所未见,把摄影机反转过来,镜头瞄准戏院观众席上一百多位女性的面孔,用画外音讲故事,画面是每个人看戏的反应。即使后来基阿鲁斯达米的电影离开了伊朗背景,在《似是有缘人》和《东京出租少女》仍可看到他的一贯主题。据说他离世前正在筹备到杭州拍片,可惜已没法完成。

诗意的实现

谈基阿鲁斯达米的电影,当然不能只谈实验性,而忽略当中的诗意。《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原名来自伊朗诗人Sohrab Sepehri的诗作,《风再起时》(The Wind Will Carry Us)的片名则来自另一位诗人Forough Farrokhzad。

而基阿鲁斯达米的诗意,不只是在电影里念诗,更是画面与叙事中的诗意。还有那些余音袅袅的结尾,都叫人回味,像《橄榄树下的情人》的最后长镜,Hossein追求Tahereh,结局未明,只见Tahereh愈走愈远,Hossein从后赶上,两人变成画面上两个小小的白点,观众不知道他们最终的对话是什么,只见Hossein突然往回跑,音乐也转为轻快,猜想是好消息吧,却是尽在不言中。《春风吹又生》的结尾也是异曲同工,当主角驾车来到“之”字路,汽车上不了斜坡,俯视的长镜看着他得到路人协助,最终成功驶上斜路,并邀请拔刀相助的路人搭上顺风车,而音乐亦由抒情转为轻快,当中对生命与人性的盼望,毋须对白,已不言而喻了。

(注:标题为编辑所拟,原文标题为“橄榄树下尝樱桃滋味──悼基阿鲁斯达米”)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