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家长们要小心了:玩具的“性别成见”或会为儿童带来隐患

刊登于 2016-07-24

图为英国伦敦一个女士正在拣选玩具。
图为英国伦敦一个女士正在拣选玩具。

历来不少研究指出,不同的玩具对儿童学习能产生不同作用:厨具模型可以锻炼排列复杂顺序的思维;玩偶有益于培养看顾别人的能力,还能激发语言学习;积木可以培养空间感,也有助于养成基础的算术思维……然而,玩具中存在的“性别成见”,也会给孩子带来深远的影响。

近日一份刊登于期刊《婴儿和儿童发展》(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的研究报告指出,9至32个月大的男孩和女孩,对于玩具的选择已有明显差异。研究还指,生理学以及成长环境,是影响儿童选择具有性别特征的玩具的主要因素。

研究者找来101名儿童进行实验,并按9至17个月、18至23个月和24至32个月共3个年龄阶段,将儿童划分成3个小组。研究者选择了7种玩具:一般被认为具有明显女孩特征的玩偶、粉红色泰迪熊和厨具模型,以及有男孩特征的小汽车、蓝色泰迪熊、玩具挖泥车和玩具球,并将所有玩具都放置在一个空间中,任孩子们自由选择。

研究发现,3个年龄层的孩子们都表现出了共同现象: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选择“属于自己性别”的玩具。研究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依旧会选择男性玩具,但女孩则较能接受男性玩具。

研究报告的首席作者 Brenda Todd 博士指,生理差异造就男孩子对空间感的兴趣与能力,以及普遍较女孩更具“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天赋;而女孩子则对看面孔更感兴趣,并擅长运动技能和操作物件。

不过,亦有学者认为除了生理因素,社会因素也会造成儿童在选择玩具时体现出的性别差异。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社会学家 Elizabeth Sweet 就认为,或许生理因素有所影响,但社会因素才是造成大多数差异的根本原因。

社会因素是造成我们所见到的大部分差异的根本原因。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社会学家 Elizabeth Sweet

事实上,Brenda Todd 等所作的研究报告,也指出目前大部分玩具存在着刻板的性别差异想像,会导致儿童长大后产生“性别成见”,甚至影响儿童对于事物的选择。

今年4月在美国白宫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有学者发表研究结果,指出儿童在早期接触到的媒体和玩具塑造了他们的兴趣、目标和技能,并且对他们在未来职业追求等各个方面也构成潜在影响。

该场研讨会上,美国蒙莫斯大学(Monmouth University)助理教授 Lisa Dinella 就谈及她所做的一个实验。Dinella 发现,在粉红色和蓝色的玩具中,普遍女孩会选择前者,而普遍男孩则会选择后者;但当男性玩具被涂上了粉红色,女孩也会选择粉红色的男性玩具。“粉红色就像许可令,让女孩觉得她们可以玩那件玩具。”Dinella 指:“所谓的玩具性别规则,是后天由社会建构的,而这种建构的能力和普及程度,则无形地显现在每一个家庭里。”

事实上,玩具存在的“性别成见”也曾引发不少争议,甚至差点酿成涉及性别歧视的惨剧。今年2月在美国,就有一名11岁男孩因喜欢卡通动画《彩虹小马》(My Little Pony),而被同学取笑喜欢女生才爱的卡通,并长期受到欺凌,更因此尝试自杀,犹幸没有成功。

向来就有不少团体敦促玩具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玩具时,不要加入刻板的性别形象,例如外科医生、警察、探险家、飞行员等都以男性玩偶为主的职业性别定形。加州大学的 Elizabeth Sweet 就认为,家长给玩具制造商施加压力,确实有助于为孩子营造没有“性别成见”的环境,同时确保孩子有更多玩具选择。

声音

没有任何一件玩具是不分性别的,如果存在一件能促进积极性格发展的玩具,那么每一位孩子都值得拥有它。

心理学教授 Christina Spears Brown

所有 LEGO 女孩不是坐在家里,就是去沙滩、逛街,她们都没有工作。但男孩子就去冒险、工作、救人,甚至和鲨鱼畅泳⋯⋯我要你创作更多 LEGO 女孩,让她们去冒险和找乐子,行吗?

去年英国一位7岁小女孩 Charlotte 写信予 LEGO 公司

心理旋转

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又称心智旋转)是一种想象自我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动力转换能力,也是一种评定空间智能的重要标尺。(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来源:Quartz每日邮报商业周刊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