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数洞

5416人民调,勾勒更真实的港漂群像

截至2015年底,每100个香港居民中,就有1个是“港漂”,在众多标签之外,港漂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端传媒 记者金其琪 数据组 设计部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6-07-12

#数据统计#数洞

据估算,截至2015年底,香港每100个人中就有1个是“港漂”,对于这1%,你了解多少?
据估算,截至2015年底,香港每100个人中就有1个是“港漂”,对于这1%,你了解多少?

1%──据估算,截至2015年底,每100个香港居民中,就有1个是“港漂”。

不同于因家庭因素等持单程证来港的新移民,“港漂”并不一定都以移民为目的,他们大多都比较年轻,或为求学,或为工作,选择香港作为人生的一站而短暂停留,将来是走是留,则是港漂圈子永恒的讨论热题,这种漂浮不定的生活状态,让他们得到与“北漂”、“深漂”同类的名字。

截至2015年底的12年间,已有15.96万内地人通过多种就读、就业签证计划获批来港。据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与当年获批签证人数的比例估算,这些获批来港的人中,约一半会实际留港。依此推断,目前在港的港漂有7.98万人左右,占香港732.43万总人口大约1%。

较之2011年时的6.3万人,港漂越来越多,不少更在大学拿荣誉学位,毕业成为“中环精英”,进入香港社会中上层。同时,港漂群体也成为近年愈演愈烈的中港矛盾的爆点与磨心,从大学宿位、繁简体字、学生会费的争议,到赴港产子、嫁人以获取永久居留的现象,乃至香港民主政治前途等重大议题上的取态……通通都能与港漂的整体形象挂钩。

Mia,23岁,贵阳人,在港毕业后从事某外国时装杂志的编采工作。
Mia,23岁,贵阳人,在港毕业后从事某外国时装杂志的编采工作。

但在这众多的标签之外,港漂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本地人一样吗?他们通过什么渠道、站在什么立场、看到了什么样的香港?他们觉得自己是过客,还是会以此为家?他们感受到所谓“中港矛盾”吗?如何理解,如何自处?他们是否也有身份认同的挣扎?他们会参与本地政治吗?会给本地政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为解答这些疑惑,端传媒在6月13日推出网络问卷港漂调查。 21道测试题,涵盖学历、家乡、过往经历、在香港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信息来源、对中港矛盾的感受、对雨伞运动、旺角骚乱、香港2047前途公投的意见等,运用单选题、多选题、赋分题等形式搜集答案,针对答案,又将相关性题目做交叉数据分析,并就结果查询了香港中文大学新传学院荣休教授陈韬文和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得出初步报告。

截至6月28日晚上12时,端传媒共收回5416份有效问卷,占约7.98万港漂的近6.8%。对这1%个香港的素描,从6.8%的寥寥几笔开始。

(注:本次调查,端传媒与“港漂圈”合作分别发出两个版本问卷,分别收回2928份和2488份,其中政见及中港矛盾部分的数据仅由端传媒收集。测试页面由端传媒工程师尹治凯、设计师金秋枫设计,测试结果由端传媒实习数据工程师林思维分析,本报告图表由端传媒设计师Happy Monday设计。)

谁在“漂”?什么是“漂”?

根据这5416份有效问卷所得,问卷所覆盖的,主要是一个年轻、高学历、主要从事专业工作的群体。

受访港漂中,近九成有学士或硕士学位。
受访港漂中,近九成有学士或硕士学位。

八成受访者是18到30岁的青年,其中18到25岁的青年占总人数近半。过半数受访港漂有研究生学历,近三成半有本科学历,博士或以上的也有7.7%。他们绝大多数都在香港读书或工作,家庭主妇或主夫占比小于1.5%。超过三成的受访港漂是在校学生,其余港漂中,金融、地产、保险是最多人从事的行业(23.8%),其次是文化、教育、传媒(18%),从事科研、技术类行业的只有“金地保”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往往要求职员有永久居民身份的香港政府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只有不到2%的受访港漂。

受访港漂中,超过三成是学生,其余的就职人士中,大部分从事金融、地产、文教、传媒等行业。
受访港漂中,超过三成是学生,其余的就职人士中,大部分从事金融、地产、文教、传媒等行业。

港漂之“漂”,一在于大部分人未跨过留港满7年的门槛获得“永久居民”身份,一在于七年之后,大部分人并未决心继续留港,而留港者中,有意与香港“白头到老”的也是少数。

未來,有多少港漂會以香港為家?
未來,有多少港漂會以香港為家?

整体而言,最多人打算拿到香港永居身份之后再打算未来去哪,其次有三成人表示“没想好”,有15%的人确定要去欧美或其他国家,14%的人决定回到中国大陆。

超过八成的受访港漂来港不满7年,其中来港3到6年的人数较来港0到2年的略多,这部分人也最倾向于先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再考虑是否继续留港发展。近一成港漂已经居港10年以上,其中近四成想在香港定居到老。

參加這次調查的港漂,近八成來港未滿7年。
參加這次調查的港漂,近八成來港未滿7年。

在这寸土尺金的密集都会,无论是暂住还是定居,都与房子密切相关。

过往调查显示,港漂的住房状况比永久居民差,且因为多数租住私人楼宇单位,平均月租更高。此次接受调查的港漂中,超过六成是租客,其中45%的人与人合租,或是独自租住“㓥房”。不过,亦有近一成港漂已经在香港买楼,然而交叉分析显示,不动产并不代表人“不动”,78%的“有房港漂”不确定会在港定居到老。

“漂”入本地圈:日子有功,语言为桥

“漂”在香港,同类相吸的萍聚效应相当显著。 53%的港漂来往最多的还是港漂朋友,其次还不是香港朋友,而是在内地的亲友(20%)。

港漂在香港最常和谁交往?
港漂在香港最常和谁交往?

不过,交叉分析显示,港漂留港时间越长,本地朋友变多,显示越能融入本地社交圈。来港不超过6年的港漂,只有18%有更多香港朋友,而来港10年以上的港漂中,近半的人和香港朋友联络最多,而与港漂朋友联络最多的只有22.6 %。 2013年,香港集思会的调查结果也与此吻合。

除了时间,港漂向本地社交圈的融入还和其粤语能力显示出很强的相关性。与香港朋友交往最多的港漂中,有76%都能操流利粤语,其中41%是来港之后才开始学习粤语的。

港漂自评粤语水平如何?
港漂自评粤语水平如何?

据受访港漂的自我评估,有47%的人自认为能讲流利粤语,超过三成人只能讲一点点,超过一成人会听不会讲。

此外,曾有海外生活经历的港漂比普通港漂更能交到香港本地朋友,前者领先12个百分点。

过半港漂曾感受到歧视:留过洋的不一样?

少数族裔、低收入人士、伤健人士、性少众往往是香港社会歧视问题的焦点,但同属华人、普遍年轻而高学历的港漂,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不平等、不友善对待遭遇的似乎不在少数。

有多少港漂感受过被歧视?
有多少港漂感受过被歧视?

52%的受访港漂承认在香港曾被歧视,其中女性比男性感受更强,超出10个百分点,来港0到6年的港漂所感受到的歧视,比来港7年以上的更超出高达15个百分点。

在歧视问题中,语言再次成为重要的区分因素。

一方面,56%粤语流利的港漂表示没有感受过歧视。另一方面,据受访港漂反馈,最常见的受歧视类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讲普通话,而受到不友善的对待──53%港漂表示有此经历。

在感受过被歧视的港漂中,最常遇到什么情况?
在感受过被歧视的港漂中,最常遇到什么情况?

有近20%的港漂表示,在找工作时或是工作之中,因为身份而被差别对待,这时就算粤语讲得好,也无帮助。

此外,有海外生活经历,或是打算在港定居的港漂,比普通港漂更少感受到歧视。研究中港两地传媒与社运政治近三十年的陈韬文认为,这既可能是因为香港人对海外留学生或“海归”另眼相看,也可能是这些曾有海外经历的港漂确实在行为举止和素质上表现出差异,给港人印象较好,而由于在海外就曾接触过不同的差异,这些港漂对歧视的敏感度也可能比较低, 同时容忍度较高。

过半受访港漂来自广东和北京,来自广东的是北京的三倍有多。
过半受访港漂来自广东和北京,来自广东的是北京的三倍有多。

在有平等机会委员会的香港,遇到歧视,港漂们会怎么办?

数据显示,大多数港漂虽然不太开心,但忍忍就过去了;超过三成人觉得无所谓,表示可以理解,其中来港10年以上的人最觉得无所谓;只有14%的港漂表示会反击、据理力争,而男港漂比女港漂更愿意反击,绝大多数女港漂以忍让为主。

歧视背后:中港矛盾,港漂认为谁的责任更大?

港漂受歧视感受的背后,是近年越缠越紧、越紧越痛的中港矛盾,虽然痛点不尽相同,但这矛盾在刺痛香港人、大陆人的同时,也刺痛港漂。

2009年进一步放开“自由行”,陆客不文明行为、被强迫购物等畸态被越来越密集地曝光;201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与香港青年隔空互骂“港猪”与“蝗虫”;2013年,港府出台“限奶令”打击代购奶粉……凡此种种,都使接受调查的港漂表示感到不太舒服。

但矛盾的根源在哪儿?对于这个问题,来港10年以上的或是曾有海外生活经历的港漂,和其他港漂的理解明显不同。

中港矛盾,港漂们认为谁的责任最大?
中港矛盾,港漂们认为谁的责任最大?

来港10年以上港漂中,三分之一的人觉得,中港矛盾最大的责任在于北京对港政策。交叉分析数据显示,来港时间越长,年纪越大,就越倾向于这样认为。有海外生活经历的港漂则有四分之一这样认为。不过刘兆佳认为,这是因为这些港漂受到部分香港人的影响,在不了解中央对港政策具体情况的情况下,产生了误解。参与这次调查的港漂中,近84%无海外生活经历,其中有86%的人都认为在中港矛盾的形成当中,不友善的香港人责任更大。

总体来看,超过37%的港漂一致认为,煽动、挑拨矛盾的媒体才是中港矛盾的罪魁祸首,不少读者在测试中点名批评个别媒体,被提到较多的有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也有香港的《苹果日报》。

港漂对中港矛盾的归咎,与他们所接触媒体有较强的关联。

港漂对中港矛盾的归因,与他们多看的媒体有什么关系?
港漂对中港矛盾的归因,与他们多看的媒体有什么关系?

交叉分析显示,看香港电台、立场新闻、香港01、100毛和D100比较多的港漂,普遍觉得北京对港政策责任更大;看TVB、文汇报、大公报、东方日报和东网较多的港漂,则觉得媒体和不友善的港人责任最大;认为媒体和北京对中港矛盾的责任都很大的港漂,则多看Now TV、明报、南华早报、信报和都市日报。

看什么与怎么看:港漂的新闻源与对三大政治事件的取态

接触香港哪些本地媒体与港漂的政见有明显相关性,中港矛盾仅是其中一例,其他例子还包括港漂对雨伞运动、2016年的旺角骚乱和港人就2047后前途进行公投这三件香港时政大事的看法。

2014年雨伞运动、2016年旺角骚乱、2047年后前途公投,港漂怎样看?
2014年雨伞运动、2016年旺角骚乱、2047年后前途公投,港漂怎样看?

接近三成的受访港漂通过本地媒体来了解香港社会事务,比通过Facebook等港人常用的社交平台了解时事的港漂比例略高5个百分点。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教授叶健民2015年8月28日在明报发表的调查结果,亦与此相符。

本地媒体中,港漂爱看哪些?
本地媒体中,港漂爱看哪些?

最多受访港漂看的本地媒体是《苹果日报》,其次是TVB和《明报》。但同时正如前文所说,不少港漂亦点名《苹果日报》是煽动中港矛盾的媒体,对于这种“又骂又看”的现象,陈韬文教授认为有三种可能的原因。一是部分港漂确实在社会政治立场上比较接近《苹果日报》,倾向民主自由;二是《苹果日报》可能可以为港漂们提供在其他地方难以找到的资讯,例如动新闻或者其他社会新闻;第三个可能性则是,参与此次网络调查的港漂许多都应该是社交媒体用户,会通过Facebook来看新闻,而根据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傅景华与陈电锯所做的研究,2014年7月至今,《苹果日报》都是香港影响力前三名的Facebook专页。

不过,18岁以下的港漂除了《苹果日报》和《明报》之外,还有近一成经常看《100毛》和毛记电视,但由于这个年龄组别人数较少,仅占整体的1.78%,结果不一定有代表性。

此外,为公平起见,本测试中所有关于媒体的统计结果均剔除“端传媒”这一选项的数据。未经剔除时,阅读端传媒的受访港漂比例在所有可选的本地媒体中排名第四,为9.61%,仅次于《明报》。交叉分析数据显示,端传媒在来港0到2年、海归港漂以及18到25岁的港漂中排名靠前,选择端传媒作为常看媒体的港漂在政治取态和对中港矛盾的看法上亦很接近常看《明报》的港漂。

对雨伞运动,看《苹果日报》、立场新闻、《明报》最多的港漂,有约四成持正面看法,为各组中最高;对雨伞运动持负面看法的港漂,则最多看TVB,占到看TVB的港漂总人数14%。

对雨伞运动持不同态度的港漂,分别看哪些媒体居多?
对雨伞运动持不同态度的港漂,分别看哪些媒体居多?

总体上,最多港漂对雨伞运动持中立态度,占整体的21.4%,其他人则两极分化,15.5%的人完全反对,16.2%的人完全赞成。不过,持正面看法的人仍以43.8%领先于持负面看法的37.7%。

按年龄细分的话,25岁以下的港漂,42%对雨伞运动看法正面。

对旺角骚​​乱的看法情况则很不一样,不管是哪个年龄层次、性别、职业、来港时间长短、有否海外生活经历、看哪些媒体,超过四成的港漂“完全反对”旺角骚乱,近八成持负面看法。陈韬文认为这反映港漂对暴力抗争的接受度非常低,香港主流社会取态也是如此。

这一题的媒体相关性也出现两极分化,不论是最认同的还是最反对的,都有超过四成人看《苹果日报》、《明报》,不同的是,认同的人还会常看立场新闻,不认同的人则会常看TVB。

在港人要就2047年后香港前途进行公投的问题上,港漂的态度显得正面许多:过半港漂都或多或少支持公投,同时有超过三成人保持中立。对此,陈韬文认为,相对雨伞运动或是暴力抗争,公投形式上更加和平、理性、非暴力,港漂会觉得,2047前途公投若纯粹作为一个理念,不去深究中央会不会允许,其实没有什么政治代价。此外,也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港漂和香港人看法接近,认为可以给香港人选择自己前途的机会,因为对于生活在香港的港漂来说,这某种程度上也与自己的前途相关。

对2047年后香港前途公投持不同态度的港漂,分别看什么媒体居多?
对2047年后香港前途公投持不同态度的港漂,分别看什么媒体居多?

有海外生活经历的港漂比普通港漂更支持公投,领先10个百分点。主要用Facebook和本地媒体来了解香港社会事务的,则有超过六成支持公投。在最支持公投的港漂中,最多人看《苹果日报》、立场新闻和《明报》,占33.2%;最反对公投的港漂,则更多看TVB。

总体来说,《苹果日报》、《明报》、立场新闻等媒体的港漂读者在政治立场上更加亲近自由派,而TVB、《文汇报》、《大公报》和东方日报等的港漂读者则更加亲中。陈韬文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情况,因为《苹果日报》等相对更有独立性,多少在报导中会有对港府和中央政策的批判,而TVB等媒体则比较支持建制和政府。

多数人会看符合自己原本思想倾向的媒体,陈韬文说,“你不会看一份报纸日日同你顶心顶肺的”。不过他认为,究竟是媒体影响读者的立场,还是读者根据立场来选择媒体,在这次的测试中尚无法解答,但他相信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可能性最大。刘兆佳则认为读者本身的立场影响较大,​​因为香港相对中国大陆而言,有很多不同立场的媒体可以选择,而读者阅读的媒体又会强化他本身的立场。

港漂“上街”:漂得越久,越求改变

虽然整体上,虽然相当比例的港漂对民主运动或公投议题等看法正面,但港漂自己,则很少亲身参与本地的政治活动,只有11%左右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参与,从未参与过的则超过六成。有四分之一港漂说,自己没参与过,但有到现场去做观察记录。

香港本地政治活动,港漂参加度有多高?
香港本地政治活动,港漂参加度有多高?

刘兆佳认为这个比例是相对较大的,因为在整体香港人当中,也未必会有这个比例的人参加过本地政治活动,这也反映来港的大陆人不一定就比香港人更加亲中。不过他又指出,如果参加测试的读者将投票选举或是网上发表言论都算入广义的政治活动,那可能会使测试结果比实际数字更大。

由于港漂参与香港政治活动存在一定政治风险,此处并不排除一些港漂选择以“围观”代替“承认参加”的可能。另外,在过往的经验和观察中,参与本地政治活动的港漂确是少数。

但总有“胆大”的港漂,而且交叉分析显示,来港越久、留港意愿越强,越多走上街头。

在香港“漂”得越久,就越可能走上街头。
在香港“漂”得越久,就越可能走上街头。

在港0至2年的港漂中,仅有约5%会参与本地政治运动,3至6年的上升到近9%,7至10年的增加到近14%,来港10年以上的港漂中,超过三成参与过本地政治活动。

在准备在港定居到老的港漂中,不仅有超过七成曾参与过雨伞运动或是其他民主人权类的集会游行,还有超过二成曾参加过保育民生类的集会游行,显示准备以香港为家的人对本地政治议题关注更多、更广。

总体来说,在曾参与本地政治活动的港漂中,四成会选择民主人权类的集会游行,还有38%的人参加的是雨伞运动。此外,有海外生活经历的也比普通港漂参与得多。

六四经验越多,港漂的“香港政治认同”越强

在众多本地政治活动中,一年一度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的“六四烛光晚会”堪称标杆之一。 不少媒体曾在晚会现场采访港漂,询问他们参加悼念的感受和对中国、香港政治的看法。六四至今在大陆是政治禁语,从港漂的角度,对出席晚会常有顾虑,多数人选择低调,具体数量难以统计。不过在此次测试中,有20%的受访港漂表示,自己曾经去过维园六四晚会,虽然不是每年去,但偶尔会去。

有多少港漂参加过维园悼念六四烛光晚会?
有多少港漂参加过维园悼念六四烛光晚会?

每年都去的港漂占到受访整体的7%,但有近10%港漂表示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活动。超过六成港漂则表示,知道有这场活动但未曾去过。

交叉分析显示,来港前对六四越了解的港漂,来港后就越多参加维园晚会。近六成港漂来港前就对六四有一定了解,四分之一模糊了解、不知详情。

在完全不知道维园六四晚会的一成人当中,占比最大的是来港0到2年的“资浅”港漂,而且最多人收看TVB和读《苹果日报》,占到总人数的34%。曾去过晚会现场的港漂则最常看《苹果日报》和《明报》,占到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苹果日报》几乎在每一组港漂中都有最高的接触率,总体读者数量很庞大。

除了与港漂参与本地政治活动相关,测试结果还显示,六四经验与港漂对香港政治事件的看法,也有相关性──六四的认知和集会经验越多,对雨伞运动、旺角骚乱等事件的看法越倾向正面。

对六四了解越多的港漂,对雨伞运动的态度越正面。
对六四了解越多的港漂,对雨伞运动的态度越正面。

来港之前就对六四了解较深的港漂中,近七成会参与香港本地政治活动,约67%对雨伞运动持正面看法。对雨伞运动持正面看法的港漂中,超过40%去过维园六四晚会。

对于这种相关性,陈韬文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八九民运和雨伞运动都争取民主,要求中央有所改变,在理念上相通,又大体上是青年学生参与的运动,因此对两者看法正面的人会重叠。陈韬文过去对香港社会政治参与的调查,也发现社会运动之间会互相扣连,例如参加六四晚会的人,更有可能参加七一游行,而参加雨伞运动的人,许多也都参加过七一游行和六四晚会。

每年都去六四晚会的港漂,也是对旺角骚乱看法最中立的一组,有55.5%对骚乱的看法都不负面。

此外,参与过本地政治活动的港漂,更多对雨伞运动持正面看法;既没参与也没到场“围观”过的,看法最负面,八成都不支持占领。不过在旺角骚乱这件事上,不管有没有参与过本地政治,港漂的看法都普遍负面。曾在港参与过暴力抗争类的政治活动,而且认同旺角骚乱的,只占到2.2%。在这极少数人当中,又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最常看《苹果日报》和《100毛》、毛记电视的,但这一组别样本数量少,不一定有代表性。

身份与取态:越认同“中国人”身份,越反感香港政治

和港人面对“香港人身份认同”问题一样,港漂也面对“中国人身份认同”问题,数据显示,这个问题的答案,与港漂的本地政治参与、政见取向相关。

交叉分析结果显示,港漂的“中国人”身份认同越强,则越少参与本地政治活动。觉得自己是“百分百中国人”的港漂中,82%都没参与过本地政治活动,连“围观、记录”都没有去过。

在雨伞运动、旺角骚乱和2047公投三题上,结论也是如此,即“中国人”身份认同越强,则对这些香港政治活动看法越负面。

中国人身份认同与对雨伞运动的认同,​​在港漂中呈现负相关趋向。
中国人身份认同与对雨伞运动的认同,​​在港漂中呈现负相关趋向。

在所有接受测试的港漂中,中国人身份认同十分强势,有近七成人在很大程度上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即认同度给分为1-5分。5分为百分百认同, -5分为百分百不认同),有24%港漂觉得自己是百分百的中国人。

而在很大程度上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港漂中,56%都反对雨伞运动。觉得自己是百分百中国人的港漂中,超过六成对旺角骚乱看法负面。在百分百支持2047公投的港漂中,有46%都不认同自己的中国人身份。

刘兆佳认为,这恰恰反映了港漂与香港年轻人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始终来自内地,在内地受过爱国教育,因此有比较强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他相信这些有强烈中国人身份认同的港漂,不管喜不喜欢香港,支不支持中央处理香港事务的手法,都不会支持香港独立或自决,不会同意国家分裂的主张。

陈韬文则觉得,对中国人身份认同强,反映出一个人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那么就顺理成章地会在政治立场上或多或少地与中央一致。而之所以反对公投,陈韬文认为是因为公投会带来多种可能性,中国人身份认同很强的港漂,可能是惧怕公投会有加强香港自治甚至独立的选项,就会想干脆不要给香港人选择的机会。

小结

本次测试我们特别着重做了数据的相关性分析,亦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如粤语水平与歧视的关联;六四经验与政治光谱的相关性;有海外生活经历、来港较久、年纪较大的港漂会对本地政治活动态度更开放;虽然港漂指责《苹果日报》煽动中港矛盾,却还是最多看它;TVB与一系列更亲中的政见都有相关性等等。

由于网络调查不同于普通民调,并不是随机抽样,可能有特别言论倾向的人集中做测试,造成结果偏差。陈韬文就指出,端传媒的网络调查可能吸引更多教育水平较高、使用社交网络较多的青年人来参与。不过他同时也肯定,相比过往的民调,5416份的数量不小,已经能说明到一些问题。刘兆佳亦肯定,这份测试问及港漂政见,并试图找出其来港后政见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填补了过往研究的空缺,也证明就算是在中国大陆受过教育的人,来到香港之后也可能在政治立场上出现变化。

丹阳與一班港漂朋友在KTV。
丹阳與一班港漂朋友在KTV。

来到香港,在香港学习、工作、生活,无论是否喜欢、是否认同、是否定居,大部分港漂都把自己的青春黄金期留在了这“特别行政”的南方小岛上,见证着在全球都没有历史经验可循的政治实验“一国两制”的演进蜕变,感受着中国当前主权范围内唯一没有“网络防火墙”的自由港生活,同时承担着中港矛盾、昂贵居住成本等等压力阵痛。

当我们在寻找、描摹、观察港漂时,我们也在梳理、探究、反思有关中国、香港、历史、政治、社会、身份、意识形态的种种参差。对这1%的香港,我们知道得太少太浅,应该知道得更多更深,如果你对我们的数据和分析有任何补充、意见、建议,欢迎与端传媒分享。

【声明】本次测试搜集的所有资料仅用于研究统计及日后新闻报导用途,我们尊重您的个人隐私,绝不向任何机构或个人披露游戏参与者的个人资料,但对数据,我们保留研究、归纳、出版的用途。端传媒欢迎曾参与测试的读者来信反馈自己答题背后的原因,或提供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