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在巴黎结束传奇一生

刊登于 2016-07-05

2016年7月4日,伊朗电影导演Abbas Kiarostami在巴黎逝世。图为2007年时Abbas Kiarostami在法国尼斯一间艺术学院授课。
2016年7月4日,伊朗著名电影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在巴黎逝世。

7月4日,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因患癌症在巴黎的医院病逝,终年76岁。他被视为当今鲜有的电影巨匠,曾凭涉及道德、自杀合法性及同情等议题的电影《樱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1997)获得1997年的戛纳影展金棕榈奖,是至今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伊朗导演。

阿巴斯在今年3月被确诊为胃肠癌,随后经历了一系列手术,包括上个月前往巴黎就医。他的死讯令影坛各界表示震惊和哀悼。曾获奥斯卡金像奖的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称“非常悲伤”,“他的离世不仅意味着电影世界失去了一位伟人,整个世界都失去了一位伟人。”

电影始于大卫·格里菲斯(David Llewelyn Wark Griffith),止于阿巴斯。

法国新浪潮先驱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

阿巴斯1940年出生于伊朗首都德黑兰,在德黑兰大学艺术系主修绘画和图形设计。在事业初期,他曾以绘画、制图和书籍插图为生,并为伊朗电视台拍摄了超过150部电视广告。1969年,他在德黑兰非商业组织 Kanun(伊朗儿童和青年智力发展研究所)设立电影部门,开始就儿童议题拍摄电影,迈出成为电影导演和制作人的第一步 。Kanun 后来也成为了伊朗当代电影的重要中心,而严厉的审查制度则终止了阿巴斯在 Kanun 的工作。

阿巴斯曾在2005年向卫报表示,最初为儿童拍摄教育性质的影片只是为了谋生,但这使阿巴斯成为一名艺术家,“我们应该利用电影来解决儿童问题。”

20世纪60至70年代,世界电影相继爆发新浪潮运动,而阿巴斯则是“伊朗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伊朗新浪潮电影”运动起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蓬勃发展,却止步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又称1979年革命)。在新浪潮运动中的导演们以拍摄创新艺术电影为特点,兼顾浓厚的政治与哲学论调和诗意的对白,其中有的电影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有的则混合现实和幻想隐喻。

阿巴斯以其独树一帜的电影风格在新浪潮运动的推动者中脱颖而出,尤其重视观众在电影中的参与性。其首部长片《报告》(The Report,1977)虽被视为突破性作品,但还未使阿巴斯声名远扬。在1979年革命之后,电影《特写》(Close Up,1990)在法国声名大噪,受到世界电影圈的瞩目,英国电影学院将其列为史上50大经典电影的第42位。

在《特写》一片中,阿巴斯打乱了叙事的时序和场景,推动观众自主拼凑故事线索,以各自的理解来赋予电影生命。他还在此片中试图讨论“电影作为媒介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并批评了媒体从业者运用宣传工具欺骗受众的全球化现象。《特写》的主人公在谎言与矫饰中不断暴露自己的性格,成为阿巴斯的隐喻,“谎言是通往真理的捷径”。

斩获金棕榈奖的《樱桃的滋味》则运用了从虚构叙事到纪录片的转换的拍摄手法,创造出空间驱使观众在电影中察觉自我的存在。阿巴斯亦有意模糊部分情节,促进观众探索人物的动机和内心世界。由于这部影片令他想起不愿回忆的时光,从制作完成后阿巴斯就再没有重看。

与伊朗后革命时期的电影相比,阿巴斯后期逐渐以风景和乡土人物来承载他的哲学观点。《何处是我朋友的家》(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1987)、《橄榄树下的情人》(Through the Olive Trees,1994)和《随风而逝》(The Wind Will Carry Us,1999)通过描绘大片秀丽的景色,运用长镜头凝结时间,提醒观众关注主人公背后的美景。

阿巴斯的电影注重形式的表达,在主流电影圈中开辟了独特的道路。他是1979革命后伊朗最具影响力和争议的电影人,并为伊朗在世界舞台描绘了新的脸谱,呈现了伊朗具有人性和艺术的另一面 。然而,当阿巴斯的电影在欧洲饱受赞誉后,伊朗政府却禁止他的电影在国内上映。伊朗导演穆赫辛•马克马巴夫(Mohsen Makhmalbaf)认为,伊朗电影之所以能在世界闻名,离不开阿巴斯的功劳,但他的祖国并没有给予他的作品足够的曝光度,“他改变了世界电影,他使电影焕然一新,并赋予了与好莱坞粗糙的电影截然相反的、具有人性化的一面。”

除了获得金棕榈奖之外,阿巴斯还凭《随风而逝》于2002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2000年,美国旧金山电影节授予阿巴斯黑泽明终身成就奖,他则表示将奖项献给伊朗演员 Behrouz Vossoughi,以致敬他对伊朗电影的贡献。

阿巴斯从影40多年,只有最后导演的两部作品《原样复制》(Certified Copy,2010)和《如沐爱河》(Like Someone in Love,2012)在国外拍摄。而原计划于明年在中国拍摄的《杭州之恋》,则遗憾地成为了阿巴斯生生长流的电影之路上的未竟之作。

40
包括纪录片在内,阿巴斯平生创作了超过40部影片。

声音

他是具有独特世界观的稀世艺术家之一, “现实总是神奇的。”我认为这句话总结了阿巴斯的卓越作品。有人称他的电影是“极简的”或“极简主义的”,但其实正相反:《樱桃的滋味》或《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每个场景都满溢着美与惊喜,耐心而精致地被捕捉在画面上。

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

他不仅是一位电影人,在他的电影和他的私人生活中,他还是现代的一位神秘人物。他的成功为其他人铺好了道路,也影响了许多人。

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

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用电影歌颂生活——这也是为什么他的逝世令人难以接受。

伊朗导演穆赫辛·马克马巴夫(Mohsen Makhmalbaf)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生于德黑兰,是伊朗革命后最有影响力和最引起争论的电影导演、编剧和制作人之一,也是过去20年国际上最著名的伊朗导演之一。在1980和90年代期间,国际社会对伊朗持有负面评价时,他的电影展现出伊朗慈悲和艺术的另一面。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也是摄影家与诗人,他的摄影作品(1978年至2003年)大部分是雪景,以在家乡德黑兰为背景,并在1999年发表过诗集。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与尚·考克多、萨蒂亚吉特·雷伊、德里克·贾曼、古勒扎尔相同,都在诗歌、设计、绘画或摄影表达自我。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也制作莫扎特的歌剧《女人皆如此》,2003年在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首演。(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卫报BBC波士顿环球报Mtime时光网IndieWire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