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示威、橡胶子弹与禁制令:涉贪前总统出任幕僚长,巴西陷入政治危机

刊登于 2016-03-18

2016年3月17日,巴西多个城市爆发游行示威,示威者要求总统罗塞夫与她新任命的涉贪幕僚长卢拉下台。摄:Joedson Alves/AP
2016年3月17日,巴西多个城市爆发游行示威,示威者要求总统罗塞夫与她新任命的涉贪幕僚长卢拉下台。

3月17日,被控洗钱与受贿的巴西前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在巴西利亚的总统府正式宣誓就职幕僚长,但就职仪式却一度被总统府外传进来的集会口号打断,示威者们大喊:“可耻!可耻!”,要求罗塞夫(Dilma Rousseff)政府下台。

自16日起,巴西多个城市就因为卢拉被任命为幕僚长而引发大规模的示威。17日,首都的示威者们包围了总统府,罗塞夫与卢拉的支持者爆发冲突,警方动用橡胶子弹、催泪弹、胡椒喷雾来驱散人群,并逮捕了至少3人。

政变发动者的呼声是没法阻止我的,也不会令这个国家屈服。

罗塞夫

17日,巴西利亚的联邦法官内托(Itagiba Catta Preta Neto)也颁布禁制令,禁止卢拉被任命为幕僚长。禁制令说,卢拉正在接受贪腐调查,此时获任命进入内阁,会妨碍司法公正,破坏联邦检察官和警察的行动。各大城市的示威者和反对派政客都将这条禁制令视为巴西民主的胜利,但巴西司法部已经就这条禁制令提出上诉。罗塞夫则将这股反对浪潮称为一场“政变”。

另一名联邦法官莫罗(Sérgio Moro)在16日公布的多份调查录音,也是激化巴西大规模反对浪潮的导火索之一。

莫罗当晚对媒体公布了在调查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贪腐案期间,所收集的近50段罗塞夫与卢拉的电话录音。其中一份录音显示,罗塞夫告诉卢拉自己已经给他送去了一份任命书,他“若感到必要时就拿出来用”,巴西多家电视台上都播出这段录音。莫罗因调查巴西石油公司案而声名大噪,得到众多示威者支持,但巴西政府指责莫罗的行为“违宪”。

2016年3月17日,巴西总统罗赛芙(左)任命前总统卢拉(右)为幕僚长。摄:Adriano Machado/REUTERSu001b
2016年3月17日,巴西总统罗赛芙(左)任命前总统卢拉(右)为幕僚长。

随着各种各样的丑闻在媒体和街头进一步发酵,巴西国会对罗塞夫的弹劾也在17日正式启动。当日,国会众议院成立了一个65人的弹劾委员会,开始着手研究第一项弹劾议题:罗塞夫是否曾动用国库来资金为自己选举造势。

罗塞夫是卢拉一手提拔的继任者,两人都身陷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贪腐案丑闻之中。但无论是卢拉还是罗塞夫,都从未承认自己曾涉贪腐,并表示对他人的贪腐情形一无所知。但本周巴西最高法院公布的前参议员Delcídio do Amaral 口供却显示,罗塞夫和卢拉早就知道这些贪污腐败行为的存在。

巴西股汇市场也在一连串的政治风波中起起落落。卢拉被捕、录音公布时,股汇市场出现攀升,但卢拉被任命、央行行长暗示辞职时,股汇市场一路下跌。评论指,投资者将赌注下在本届政府的垮台上,寄望罗塞夫下台后下一届政府能给巴西严重衰退的经济带来改变。

2018
罗塞夫本届总统任期原本应至2018年,但国会众议院已经开始对她的弹劾程序。

声音

自从巴西结束独裁统治,近年向民主体制转型后,眼下是最戏剧化的政治时刻。我们甚至不知道明天会是何种局面。罗塞夫的战略是以攻为守,这有可能在巴西街头制造社会动荡和更多暴力示威。

谘询公司 Barral M Jorge Associates 驻巴西分析师 Gabriel Petrus

(卢拉)不仅是个伟大的政治家,也是我们在许多战役中的伟大朋友和同志,我们总是并肩站在一起。

罗塞夫

把卢拉纳入内阁是罗塞夫能打的最后一张牌了,打这样一张牌是个好策略,但没有选对时机。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

卢拉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1945年10月27日-),通称卢拉,巴西政治家,2003年至2010年出任巴西总统。1970年代,卢拉协助组织多次的工会运动包括几次的大的罢工,曾被逮捕拘禁一个月但由于抗议示威活动很快被释放。1975年和1978年两次当选圣保罗州工会主席,曾领导反对右翼军政府独裁的工人运动。1980年2月10日,卢拉与一些工会领袖、学者和知识分子建立“劳工党”(PT), 1983年参与组建“劳工统一中心”(CUT),1986年当选国会联邦众议员,出任劳工党主席直至1994年。卢拉曾于1989年、1994年和1998年三次参加总统竞选但落败。2002年他代表左派第四次参加总统选举,成功当选,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通过选举取得政权的左派总统。上任后他推行温和的社会经济改革路线,增加社会褔利,但继承过去社会民主党政府一些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2006年成功连任,并领导中间偏左联盟取得国会多数议席。(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金融时报BBCCNN华尔街见闻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