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陈大鼻:香港海滨不留人?

这么多年来,香港人有海和海滨,两者却没有关系。因着栏杆,我们跟海的距离大概是最遥远的。

刊登于 2016-03-13

尖沙咀海旁。摄:IAN TROWER / ROBERT HARDING HERITAGE / ROBERTHARDING/AFP
尖沙咀海旁。

有朋友来香港,晚饭后我带他到尖沙咀看维多利亚港散步。他成长在内陆城市,要看海定必要经一番颠簸,所以有海必看。望着对岸的广告牌,朋友赞叹香港的繁华,我却慨叹着香港没有可以逃逸之地。沿海城市运用海洋资源打造城市的个性,纵使香港大部分的城市发展都依着海岸线,海不过是国际金融中心的背幕,而海滨发展只是地产及商业发展的附带项目。朋友说,那是香港的特色。

唯独香港的海是那样的喧闹,五光十色盖过海浪之声。香港的海是可近而不可即。我们没有兴趣走入水中,海边不可以骑单车或踩滑板、不可以带狗散步,餐饮店几乎都是穷人止步。坐在海的面前,我们看到的只有冷酷的栏杆,无情的管理及设计。

消失在港人视野中的海

自殖民时代的维多利亚港起,以至之后发展的新市镇:马鞍山、青衣、东涌、屯门,都是靠着海边的。在是否开发郊野公园的讨论中,有人总结我们在山与海之间,选择了牺牲后者。为了保护水塘,《郊野公园条例》在1976年生效,大致规范了香港陆地的发展地带。相对地,《保护海港条例》直到回归前几个月才立法,但条例也只是保障维港两岸的海岸线,在完成当时已通过的填海计划之后,不要再有更多改变而已。

港岛北的电车线大部分是沿海而建,填海以后才没入大厦中间。新填海地带是商业大厦,轨道对面就是生活的社区,在湾仔特别明显。读着那条电车路线,我们知道香港的海曾经是那样宽阔,跟我们的生活那样近。海岸线随着香港发展而变迁,这是海滨发展及设计起步慢的原因。即使海滨可发展的空间定下来,也不代表那是属于香港大众的空间。

尖沙咀钟楼曾经是火车的终点站,在没有海底隧道的年代,那是过海的一个重要交通点。后来有了香港文化中心,海滨也热闹起来,与中环大会堂及皇后码头遥相呼应,成为香港重要的公共空间。记得小时候的圣诞新年,父母都带我们出尖沙咀看灯饰,走累了就倚在栏杆上或椅子坐着休息。那是共享繁荣的年代。

再之后是商场的兴起,商户体认到不能带来生意的装饰和海滨都是多余的,灯饰都摘下来换成室内布景,关上门做生意。当本地零售业转向自由行游客,尖沙咀海滨亦转为着力于吸引游人目光。而这个定位时至今日,没有改变。

直至早年的保卫天星皇后码头运动、前年中环码头司法覆核案,及上年要关闭尖沙咀海滨做活化工程,市民群起反对,香港市民才慢慢了解到:海对于港人的意义,不止是经济资源。然而,这并未改变设计者和管理者的思维。2015年初,全权管理“星光大道”的“新世界”公司就大道的改善工程,向海滨事务委员会提交的设计报告,都是服务旅客为主。市民不单反对政府和发展商私相授受,封闭海滨三年,更完全没有考虑到本地居民的需要。

过度管理与工程设计

撇除尖沙咀及中环,其余海滨又是什么样的命运?

近年,各区的海滨走廊相继完工,但牺牲的却是曾经自由的空间。我于马鞍山成长,差不多整个青春期都在马鞍山的海边。记忆中从海典居到锦泰的几公里路,都只有铁丝网。每隔几十米就会有个洞,封了又剪开了。大家都小心翼翼的走下去挡浪的大石,几个朋友可以这样聊一个晚上。而隔邻钓鱼的阿叔有时会嫌弃我们太吵,自己跑远一点。而带着狗散步的街坊,总是很灵活的在石上走上走落,避开坐着的人。

后来铁丝网换了围板,是海滨长廊的工程。长廊附着向内屈的栏杆,架在那些石头上,椅子设在宽阔步道上的另一旁,再也不能坐着看海。钓鱼的阿叔要不换场,挤在较远的码头,要不就冒险爬下栏杆,向遗留下来的石走上去。放狗的只可以走在单车径边的行人路。青春期结束,我以为这是成长过程的学习,必须失去丑陋的自由,去换美轮美奂的笼牢。

在海滨设计方面,我们一早就输了在起跑线之上。因为我们从未真正享有那片土地,而设计者也未有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星光大道没有椅子、绿荫,游人只可以来去匆匆,令这条大道一度成为世上最差的旅游景点。其与香港其他海滨长廊之弊病,在于过度的管理和工程设计。

以青衣的海滨为例,单是青衣由工业区到青衣东北公园几公里,就已经分为不同的政府部门或私人机构管理。各单位所侧重的地方各有不同,长期下来,为了省时省力,每次有关海滨设计的讨论,都会先预设栏杆的存在或分隔单车径是为保障游人的安全,而能否让狗只进入又是另一个没有讨讲空间的议题。我们无法辩驳杞人忧天的安全问题,也只可以眼白白看着被网民票选为最佳公共空间的西环码头,也将投入同“无情海滨”的行列。

海滨空间的人本思考

后来走过的海边城市愈来愈多,从中学习到海滨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

丹麦著名建筑师扬·盖尔(Jan Gehl)自1980年代提倡步行城市,背后指向的就是理解“步行”之深层意义,辩斥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让城市失去“生气”而只剩下“功能”。丹麦的城市设计者认同此理,把哥本哈根的海滨从商业大厦和私人住宅区解封,视海滨为为公共资源。

除了已有的商业活动外,海滨重设计多于设施,游人可以自由进行各类活动。如高低起伏的步道,让人漫步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景,甚或一跃而下,在海边畅泳。为了吸引人到海边,他们把海滨重新打造为朋友碰面的会合点,行人道向城市不同角落延伸,让人毋须绕路,随时可步行到海滨。如此,海滨才真正融入城市发及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这么多年来,香港人有海和海滨,两者却没有关系。因着栏杆,我们跟海的距离大概是最遥远的。要连结人和空间,设计应以人的聚合为出发,让人想停留下来(want to be there)。无论从游客或是本地人的眼中,一个受欢迎的地方是让人流连忘返,而不只是“打个卡”就算。

(陈大鼻, 前“创建香港”项目干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