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美加关系回暖,19年来首位加拿大总理访美

刊登于 2016-03-11

2016年3月10u001bu001b日,美国华盛顿,美u001b国总统u001b奥巴马在白宫举办晚宴欢迎加拿大总理杜鲁多u001b。摄:Jacquelyn Martin/AP
2016年3月10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办晚宴欢迎加拿大总理杜鲁多。

3月10日,加拿大总理杜鲁多(Justin Trudeau)抵达美国展开国是访问,成为19年来首位正式访问美国的加拿大总理,此行也被外界形容为美加关系的“破冰之旅”。

在欢迎仪式上,杜鲁多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于今年夏天访问加拿大,并于渥太华的国会发表演说,奥巴马亦当面答应。奥巴马与杜鲁多随后于白宫举行闭门会谈,据报导,他们谈及简化出入境措施、反恐、贸易等议题,但谈论最多的是两国如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很荣幸,我期待告诉加拿大人民,我们可以共同开创非凡前途。

美国总统奥巴马

就在奥巴马与杜鲁多会面前,白宫已率先公布一份 美加联合声明,宣布加拿大将配合美国的现行目标,在2025年前按2012年水平削减油气业的甲烷排放量40-45%,声明又邀请其他国家加入实践这个目标。

根据声明,两国会制定一个“世界级标准”,以规管包括捕鱼、钻油及采气在内的北极地带商业活动。此外,两国亦会在北极地带合作开辟对环境冲击较低的航道。

历史可能复杂,但有一点很清楚,全世界没有任何一种国家关系可与加拿大和美国相比较。

加拿大总理杜鲁多(Justin Trudeau)

会谈过后,奥巴马与杜鲁多于白宫玫瑰园举行联合记者会。奥巴马自言与比他小10岁的杜鲁多没有代沟,形容两人想法十分相近,均视推进全民保健计划、同性恋权益、气候变化等议题为重要任务。

有记者询问杜鲁多,如何评价美国共和党参选人杜林普(Donald Trump)或克鲁斯(Ted Cruz)有可能胜出总统选举。杜鲁多的回答非常谨慎,称这是美国内政议题,但“当两国领袖坐在一起谈论与双方人民有关的重要议题时,两国关系与友谊超越意识形态及个人”,又称期待与任何由美国选民选出的人合作。

从早上的欢迎仪式、玫瑰园记者会,到晚上的国宴,奥巴马与杜鲁多一直谈笑风生、气氛轻松。这也被外界视为美加关系转好的象征。在欢迎仪式上,奥巴马盛赞加拿大以冰上曲棍球运动闻名,但又提醒杜鲁多去年北美冰曲联赛(NHL)的冠军奖杯,最终由自己家乡芝加哥的黑鹰队(Chicago Blackhawks)夺得,令杜鲁多在一旁不断摇头苦笑。在国宴上,奥巴马还幽默地提醒宾客不要生事,因为杜鲁多过往曾有当保镖的经验。

在杜鲁多之前,上次有加拿大总理访美已是在1997年,时任加拿大总理是让•克雷蒂安(Jean Chretien),时任美国总统则是克林顿(Bill Clinton)。

自2006年夏柏(Stephen Harper)出任加拿大总理,带领保守党上台执政后,美加关系持续交恶。其中,奥巴马政府因拒绝让加拿大石油运输公司铺设横跨美加的基斯顿输油管(Keystone XL pipeline),更令其与两国关系跌至谷底。

去年10月,杜鲁多带领自由党胜出加拿大国会选举,结束保守党9年执政,加上杜鲁多与奥巴马有相近的自由派理念,外界预计美加关系将得以改善。

然而杜鲁多与奥巴马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一些分歧,例如在应对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和对《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的态度。今年2月,杜鲁多正式履新后,随即兑现竞选承诺,撤回6架加拿大战机,不再参与美国为首的联军在叙利亚针对 IS 的空袭行动;而对于 TPP ,杜鲁多曾强调自由党赞成国际贸易,但仍要详细检视协定内容,评估加入 TPP 是否真的对强化中产阶级经济有利。

1977
杜鲁多的父亲皮耶・杜鲁多(Pierre Trudeau)于1968至1984年间曾两度出任加拿大总理。1977年,皮耶・杜鲁多亦曾到美国进行国是访问,时任美国总统是卡特(Jimmy Carter)。

声音

我从未见过有这么多照相机对准一个来访的政府元首,我想这就是 Google 上“移民加拿大”的搜寻量高企的原因。他有极佳的领导能力,在难民、气候变化、争取妇女权益等议题上均表现出色。

举行午宴接待杜鲁多的美国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

贾斯汀•杜鲁多

加拿大政治人物,现任加拿大总理,加拿大自由党党魁及加拿大国会下议院帕皮诺选区议员,并曾任该党的青年、专上教育及业余体育事务评议员。他是已故前加拿大总理皮耶•杜鲁道的长子。他是加拿大历史上第二年轻的总理(最年轻的是乔•克拉克),就任时43岁。杜鲁多分别从麦基尔大学文学系和卑诗大学教育系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在温哥华两家学校先后任教社会科和法语科。2002年至2004年,他在满地可大学就读工程系;他又曾报读麦基尔大学的环境地理学硕士学位课程,但为了竞选公职而辍学。(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BBC卫报中时电子报路透社CNN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