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悼David Bowie:“他并没有死亡,只是回到火星去…..”

传说中,他是外星人、吸血殭尸伯爵。当然,我不相信他真的有不死之身,也知道他始终会有老去的一天。但享年69岁,以Bowie这位人物来说似乎逝去得太早。

特约撰稿人 袁智聪

刊登于 2016-01-17

英国传奇歌手David Bowie。摄: Dylan Martinez/REUTERS
英国传奇歌手David Bowie。

“David Bowie并没有死亡,他只是回到火星去…..”过去几天,我们都看到有乐迷这样回应Bowie的离世。无疑,Bowie的噩耗来得太突然,大家都不愿接受他的病逝、不相信这是真实,尤其是离世前两天他才度过了69岁生日、发表了全新专辑《★》(Blackstar) 。而且他更从没有对外透露过他近年一直在与癌病搏斗。

新歌〈Lazarus〉引用新约圣经中的拉撒路,是在死后4天复活;所以当来到 Bowie 离世的第4天,我们心底里都期望他能够奇迹地复活的消息。

经过好几天的沉淀,反覆听着他给乐迷道别的最后专辑《★》,翻出他的旧唱片重温、追忆着他的典故。Bowie之死,压根儿是一个迷思。这个音乐传奇,已进入活在我们心中的境界。

传说中这个宝儿在世上

无论你是男生或女生,无论你在哪个年代认识到 David Bowie,你都会认同他是型格到入骨的音乐艺人。图片由作者提供
无论你是男生或女生,无论你在哪个年代认识到 David Bowie,你都会认同他是型格到入骨的音乐艺人。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从不喜欢将音乐人神话化,但 Bowie 早已示范了何为不老的传说,由音乐风格到外表形象,那不独是与时并进,还总是永远走在尖端,“摇滚变色龙”就是这样的一回事;他一直是乐坛上举足轻重的音乐人,而这个举足轻重程度是横跨了超过40年。

过去,我们从不会觉得他会老,他的名字好像会跟生老病死之定律扯不上关系;传说中,他是外星人、吸血殭尸伯爵。当然,我不相信他真的有不死之身,也知道他始终会有老去的一天。但享年69岁,以 Bowie 这位人物来说似乎逝去得太早。

他一直是乐坛上举足轻重的音乐人,而这个举足轻重程度是横跨了超过40年。

病后久休复出(他曾有心脏病问题)的 Bowie 才在2013年出版了睽违10年的回归专辑《The Next Day》,而公认为他的回勇之作、评价甚高,更何况同年他还宣布不再举行巡演,而要专心一意地继续灌录唱片;姑勿论是他已厌倦巡演上路(有说他害怕乘搭飞机)或怕体力负担不来,但其创作意念与原动力仍处于孜孜不倦状态。只可惜在《The Next Day》之后,Bowie 只能为我们多创造出一张《★》专辑而已。

不一样的集体回忆

伴随我成长的 David Bowie 黑胶唱片,如今仍继续在我的唱盘上驰骋。图片由作者提供
伴随我成长的 David Bowie 黑胶唱片,如今仍继续在我的唱盘上驰骋。图片由作者提供

Bowie并不只属某个年代的乐迷、并不只属某类音乐流派,他的歌曲得以陪伴着不同年龄层的乐迷成长;大家对这位摇滚变色龙,都可有不一样、不同世代的集体回忆──你是自70年代已追随着 Bowie 的老前辈,我是来自80年代《Let’s Dance》狂热的一代,他是在90年代因为 Nirvana 翻玩了〈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而认识到 Bowie,甚至要到近年才开始追溯 Bowie 之典故的年轻乐迷;最先触动到你的 Bowie,可以是雌雄同雄的 glam rock 妖男、是知性派前衞音乐人、是流行巨星男神,甚至已是至高无上的神级名字。听 David Bowie 的音乐,是在任何阶段、任何年代都可以作为起点。

Bowie并不只属某个年代的乐迷、并不只属某类音乐流派,他的歌曲得以陪伴着不同年龄层的乐迷成长。

而无论你是什么年代遇上 David Bowie 这个名字,他的音乐都有源源不绝的东西给大家去发掘,他的音乐世界全然是一个宝库。开启了 Bowie 的音乐门户,你会因为他而对数以百计的音乐艺人发生兴趣;所以有人会因为 Bowie 而去听 Lou Reed / The Velvet Underground、Iggy Pop、Brian Eno、Robert Fripp / King Crimson 甚至那一众德国krautrock 与电子音乐,抑或去追听他改编的歌曲之原唱。时至今时今日,我也会因为《★》而去找 Donny McCaslin 这位纽约爵士色士风手的自家作品。

70年代的Bowie在音乐会上以带来戏剧性的演出见称,而早年他也曾学习剧场艺术。 图片由作者提供
70年代的Bowie在音乐会上以带来戏剧性的演出见称,而早年他也曾学习剧场艺术。 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是在80年代初才迷恋上 David Bowie 的那一辈乐迷,当年我这位贫苦学生是逐张逐张专辑地买回来,以追溯他在整个70年代及之前的音乐典故,是多么难忘的体验过程。我忘不了在本地英文电视台看到音乐会纪录片《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而对 glam rock 纪元奇装异服妖到出汁的他为之大开眼界,忘不了听到《Low》和《Heroes》专辑的震慑感觉,也忘不了听到《Space Oddity》里那些幽悒迷幻民谣歌曲的耐人寻味迷惑。

我是在80年代初才迷恋上 David Bowie 的那一辈乐迷,当年我这位贫苦学生是逐张逐张专辑地买回来,以追溯他在整个70年代及之前的音乐典故。

然后,我还可以大谈他在80年代尾组成的摇滚乐队 Tin Machine 如何启蒙了grunge rock运动,他在90年代如何向当代 electronica 音乐通婚,到近年又如何重塑他的艺术摇滚风格。

Bowie是很好写的题材

1973年 glam rock 年代妖里妖气的 Bowie。图片由作者提供
1973年 glam rock 年代妖里妖气的 Bowie。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自1987年开始写音乐专栏,但第一次正式执笔写David Bowie,已是他在1990年出版精选专辑《Changebowie》时的事。当年我这位小朋友在《年青人周报》写了上下集两篇《Changes Bowie廿四载》,爬格子出来的洋洋数千近万字,其实还不过是在说说Bowie的音乐生涯历程,然而在那个没有 Wikipedia 的年代,那真的要花了不少时间作资料搜集。

自此的20多年来,我写过 David Bowie 的,大抵已超过10万字,但他仍是很好写的题材。回顾他过去的经典也好、探讨他的新作也好、分析他对后世的无远弗届影响力也好,每次为Bowie而执笔,总是乐此不疲的事。

君不见每隔一段日子,便可以看到有外国音乐杂志以Bowie作详尽的封面专题吗?即使那阵子他并没有什么新作面世。

本来,在Bowie仙游的消息公布前听《★》,这已是一张有很多地方值得去谈论的专辑:他全摒弃以往曾合作过的乐手而交由一众纽约爵士音乐家为他伴奏,歌曲呈现着的苍白情绪与幽暗气氛,字里行间与音乐录像的死亡象征。那时,并没有人知道灌录唱片时他正在为自己的生命进行倒数。然后,就在一下子之间,我们方明了到原来Bowie是要把死亡来作为他的艺术创作,在离世前带来他另一张登峰造极旷世杰作。单是这点,已足以成为后世把Bowie视作如神话般的传说。

在未来,我仍会继续去写David Bowie。只是,他不再会有新作带给大家去谈论而已。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