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法驻华记者因批评中国民族政策被驱离

刊登于 2015-12-28

中国外交部指法国《新观察家》驻京记者 Ursula Gauthier 因撰写一篇报导中“为恐怖主义行径张目”,将不获续发签证,必须于12月31日或之前离开中国。摄:Mark Schieferbein/AP
中国外交部指法国《新观察家》驻京记者 Ursula Gauthier 因撰写一篇报导中“为恐怖主义行径张目”,将不获续发签证,必须于12月31日或之前离开中国。

中国外交部于12月26日证实,法国新闻杂志《新观察家》(l’Obs)驻北京记者郭玉(Ursula Gauthier,又译高洁)因其在上月撰写的报导中“为恐怖主义行径张目”而未获发新的签证。郭玉将于12月31日或之前被迫离开中国。

法国《新观察家》驻京记者郭玉于11月18日发表报道,公然为恐怖主义行径、为残忍杀害无辜平民行径张目,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公愤。郭未能就她为恐怖主义行径张目的错误言论向中国民众作出严肃道歉,已不适合继续留在中国工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于12月26日答记者问

在中国生活过10年(1979年至1989年)的郭玉曾在北京大学就读中文专业,自2009年底开始成为《新观察家》驻京记者。

今年11月13日,巴黎发生连环恐怖袭击后,中国政府立即表现出同情及支持反恐的立场。中国官方媒体同时公布了今年9月发生在新疆某煤矿的一起袭击案件。中国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于14日发布消息称:“法国巴黎遭遇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数百人死伤。地球另一边,中国新疆警方,历经五十六天追击,对暴恐分子发动总攻,取得重大战果。”但该条微博随后被删除。

郭玉于11月18日在《新观察家》发表题为《巴黎恐袭后,中国表现出的团结并非没有其他用意》的法语文章,认为中国对法国表示团结并非真正的同情,而是希望借机在国际上为其在新疆的管制寻求支持。她指出维吾尔族恐怖分子的产生更多是出于中国的民族政策问题,而非受到“伊斯兰国”(IS)等极端恐怖势力的鼓动。

该文章随后遭到《环球时报》等中国官媒的大加挞伐,批评其“以怨报德”,对新疆现状“严重歪曲”。12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点名斥责郭玉诋毁中国的民族政策,表示“无法理解为什么其他国家的反恐行动是合理的,但中国的反恐行动是所谓的民族压迫”,又形容这种逻辑荒谬,是政治偏见和双重标准。

据《纽约时报》报导,法国驻华大使顾山(Maurice Gourdault-Montagne)本月曾会见了中国外交官员,表示两国都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并希望中国能续发郭玉的记者证。法国外交部于12月25日对郭玉将被迫离开中国表示遗憾,并重申传媒人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从事记者职业的重要性。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于26日回应称:“中国一贯依法保障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报道的合法权益,但决不容忍为恐怖主义张目的自由。”

如果我写的文章真的如他们谴责的那样,那么我应该被送进监狱。但事实并非如此。

郭玉于12月25日对媒体表示

郭玉称,中国外交部曾3次要她撤回报导并公开道歉,但她认为自己从未写过外交部指控的内容,官方媒体也曲解了她的报导,因此拒绝道歉。《新观察家》总编辑 Matthieu Croissandeau 于22日发文声援郭玉,表示该杂志从来没有支持过恐怖主义。他称该杂志一向坚持言论自由,不会为分析文章或观点道歉,亦不会因受恐吓而让步。

郭玉认为,中国政府驱逐她的目的是威吓外国驻华记者,让他们在西藏或新疆等少数民族问题上噤声。她表示回巴黎后将继续从事中国报导以及写书。

2012年,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驻华记者陈嘉韵(Melissa Chan)也曾被迫离开中国,她当时未获续签的原因是报导了中国强制圈地和非法羁押中心等问题。

1/4
美国保护记者委员会(CPJ)于12月15日发表报告指,2015年全球199位因为工作被关押在监狱的记者中,有49人来自中国,占总数近四分之一,并创下单年囚禁记者数量的新纪录。

声音

中国政府梦想着让外国记者像中国记者一样服从当局。法国必须做出强烈的反应。

无国界记者组织秘书长 Christophe Deloire

中国政府对郭玉的报复行动说明,中国在维吾尔人和藏人的内政问题上有多么敏感。同时,这也说明了习近平政府在中国对待媒体的方式——只要超越中共在敏感问题上的界限,他们就不会容忍。

美国保护记者委员会亚洲项目主任 Bob Dietz

在中法两国外交、文化或经济合作增多的当下,驱逐我报记者将会成为一大事件,也是对我报秉持的价值观不可容忍的侵犯。

《新观察家》总编辑 Matthieu Croissandeau

《新观察家》

Le Nouvel Observateur,是法国第二大新闻周刊,总部位于巴黎,颇受法国知识分子喜爱。该杂志创办于1950年,原名《观察家》,1964年改为现名。该周刊发行量近50万份,注重深度报道和连续报道,其言论观点较为激进,经常对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及文化、道德观念等采取批判立场。其新闻覆蓋范围包括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政治、商业及文化问题。被描述为“法国吃鱼子酱的左派人士的半官方机构”(quasi-official organ of France's gauche caviar)。(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新京报BBC中文网卫报明报德国之声纽约时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