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詹顺贵:货贸谈判能赢得台湾人好感吗?

过去中国对台的让利对象都是两岸红顶买办,台湾人民反受其害,这将会调整吗?而目前的货贸谈判内容,又有助于进一步赢得台湾人民好感吗?

美中夹缝中的台湾自由贸易困境(上)

刊登于 2015-12-16

图为台湾新北市八里区台北港。 摄:Mandy Cheng/AFP
图为台湾新北市八里区台北港。

马习会后,2015年11月21至23日,中国与台湾进行第12次货贸协议谈判,双方因为开放产业项目、关税配额、税率及调适期等四大议题仍有歧见而结束。但异于往例地立即约定一个月内再谈一回合,台湾两大谈判代表国贸局长杨珍妮、工业局长吴明机,甚至主动表示希望年内能有重大进展,显见于马英九操之甚急的情况下,年底前的第13次谈判,很可能不管台湾内部质疑声浪,一定会签署协议,马英九为了成就表面政绩,极可能会弃守限制中国农产品输台的底线。

台湾已确定将积极开放相对较低价的中国1510项其他工业产品进口,另可能于下次谈判时同意开放的有320项农产加工品、调製食品。仅勉强坚守707项农产品,但已洩漏期待年底达成协议之下,第13次谈判能否继续坚守得住?令人堪虑。无论如何,已可预期台湾农产加工业、食品、钢铁、纺织、电器电缆、玻璃、陶瓷、橡胶与汽车零件等产业,将哀鸿遍野。

至于表面上守住的707项农产品,因其中约有三成即是作为农产加工品原料,一旦下游农产加工品由中国输台取代,等同也让生产这些农产原料的小农丧失生计。台湾政府虽表示将编列预算补助受冲击企业渡过难关,但市场一旦被抢走,所谓补助,不过就是企业解散的遣散费而已。人民需要的可是企业得以经营,工作可以存续。

台湾争取中国开放的是汽车、面板、工具机与石化等产业配额与调降税率,除工具机是以中型企业为主,且中高阶工具机早已列为ECFA早收清单,低阶工具机已无输中效益外,其他三大产业几乎掌握在大型企业集团手中,台湾内部谁会是两岸货贸协议的最大获利者,不言可喻。

以面板而言,台湾现存四家,亏损几乎是常态,其中中华映管早已让员工长期休无薪假。台湾政府牺牲具有安定社会功能的中小企业,替这种无论技术或经营成本都欠缺竞争力的大型产业争取输中配额与降税,值得吗?

再以石化为例,台湾媒体11月初报导,台塑集团旗下的台塑石化,今年全年将赚新台币600亿元(上半年税后是258亿元),而其主力产品乙烯,90%外销中国。台湾不产石油,也没有煤炭可供炼油,进口原油与生煤,提炼、裂解轻油,製成汽、柴油与上游石化原料,如为供民生需用与下游产业链原料,固有其正当性。

但如果政府仅是为一家以台湾环境为壑,纯以外销获利为导向,且大量聘雇廉价外籍劳工,并未肩负支撑下游产业链的社会责任,而且还不时藉策略性诉讼威吓指责其污染环境的学者或受害居民的恶质企业,争取产品出口中国零关税、无配额限制,却牺牲小农与中小企业的生计,台湾民众观感又会如何?

至于食品安全检验与动植物防疫检疫措施(SPS),台湾虽有守住,表面上可以对农产加工品、调製品把关,但却在海关程序上同意中国输台产品必须在48小时内通关。可是全台海关的抽检人力仅有50人,根本无力在如此短时间内进行一定比例的抽验,实际上等同放水。这种货贸协议,根本只是在掏空台湾体质而已。

中、美两国,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偏偏此两大国不仅争霸全球,也较劲区域。撇开台湾与中国特殊的政治历史因素不谈,两大之间难为小,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争自主,确实是台湾政府的严苛挑战。

但严苛的挑战也可以是契机,加上攸关不同产业就业人口及其家庭的未来,台湾政府如果能事先在国内公开相关资讯,审慎评估所有利弊得失,并拟定弥补配套措施,广征民意,透过民主程序取得民意基础,于谈判过程一则有民意支持,较有筹码理直气壮坚持,争取更好谈判结果;二则减少民众疑虑,未来协议签定,反对声浪少,执行方能顺遂。可惜马政府始终无自知之明,一意孤行。

马政府急着于年底前签下两岸货贸协定,不免让人怀疑此是否马习会的代价,可以想见也期待“蔡习会”的蔡英文不仅不会反对,上任总统后又会积极加入TPP,再让美国工业化量产的农产品、智慧财产与新药简化上市申请与延长保障、以及最恐怖的「企业-政府争端解决机制」(ISDS)等攻城掠地,台湾自主性将完全崩解(将另文撰写)。

马政府不知民间疾苦,正是民间对于台湾明年总统大选,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地认为国民党一定会下台的原因。请问习近平先生,您不是曾检讨说过去对台工作方向有误,让利对象都是两岸红顶买办,台湾人民反受其害,将会调整吗?果真如此,对中国而言属蝇头小利的台湾市场,目前的货贸谈判内容,有助于进一步赢得台湾人民好感吗?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