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预告:英国艺术家将骚扰香港!

“这作品像给城市打了一针,而观察这身体会如何应对这来自外界的骚扰,在我看来,是件非常非常有趣的事。”

刊登于 2015-11-10

2007年,“视界”在伦敦展出。照片由Richard Bryant拍摄
2007年,“视界”在伦敦展出。

文/端生活文化组

本月中旬,如果你行经港岛中西区时,正好抬头望天,大概会在譬如金钟道政府合署、邮政总局、香港大会堂等一众高楼大厦顶楼边缘上,望见一个或几个黑色的男人身形的物体,先别慌,它很有可能是英国艺术家、也被不少人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的 Antony Gormley 的公共艺术装置作品“视界”(Event Horizon)的一部份。

这是 Antony Gormley 继去年小别香港之后,再度来港。2014年3月,香港白立方在名为《香港:状态与状况》的展览中,展出了这位艺术家不少近作。而随后5月份的巴塞尔艺术展上,M+就宣布获本港一位匿名慈善家捐赠100万美元(约为776万港元),用作购置 Antony Gormley 作于2003年的重要雕塑作品《土地》(Asian Field)。

“视界”一共由31件雕塑作品组成,原本计划于去年在白立方展览结束后,登陆香港,但2月份时,“视界”的香港赞助商──JP Morgan 的 一位高级职员在中环跳楼自杀,随后 JP Morgan 撤销了赞助资金。虽然外界猜测 JP Morgan 的退出,多半与“视界”在视觉上,容易让人联想起自杀的人有关,但这一猜测从未得到该公司的确认。

2010年,“视界”在纽约展出。照片由James Ewing拍摄
2010年,“视界”在纽约展出。

“视界”不是第一次被人与自杀联系在一起。自2007年在伦敦首次展出后,就有不少市民给警察局报案,以为那些按艺术家身体复制出来的雕塑,是自杀的人。2010年来到纽约时,纽约警察为确保万无一失,提前向市民发公告指,若你在雕塑展出地点,发现疑似自杀的人,不要轻慢,还请报案云云。而近日,香港大学防止自杀中心总监叶兆辉也在报纸撰文指,香港每年大约有500人选择跳楼自杀,并担心“视界”这件作品“会引起脆弱及沮丧人士的误会”。

“视界”也不是第一次在展出前受到挑战。2012年,在里约热内卢展出前48小时,6个政府旗下的大厦临时宣布退出展览计划,导致团队不得不立刻寻找替代建筑。“这简直是一个噩梦,”Antony Gormley 在今年10月接受《南华早报》访问时说,“不过『视界』正是一件关于人如何克服极端处境的作品。”

2007年,“视界”在伦敦展出。照片由Richard Bryant拍摄
2007年,“视界”在伦敦展出。

据艺术家自述,“视界”的构思与他得知全球人口中,有录得超过一半人居住在城市这件事有关:“这个项目的名字来自宇宙物理学,可引申为可见宇宙的边界。我们的宇宙在不断膨胀,有些物件所散发的光芒永远不能到达我们身处的地方,因此我们永远也无法看见它们。我想透过这个艺术装置提醒人们去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

他希望这些雕塑能引起人类发问:“除了目之所及的雕塑以外,还有多少个雕塑在视线范围外静静地见证着这一切?我所看到的是否就是全部?”

这次展览将会于19日登场,并持续到明年5月18日。按主办方的说法,这将是本港有史以来最大型的公共艺术展。在这漫长的六个月里,会发生什么?香港人是会像荷兰的鹿特丹人一样,“表现最正常,几乎可以说视而不见”?还是像里约热内卢人一样“在雕塑旁贴一个大大的‘BAD ART’的标志”,并以嚼过的口香糖来表示自己对作品的不屑一顾?

“这作品像给一个由集体组成的身体(城市)打了一针,”无论从2007年还是到现在,Antony Gormley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都喜欢用这个比喻:“而这身体会如何应对这来自外界的骚扰,在我看来,是件非常非常有趣的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