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数洞

关于计划生育,你还不知道的9件事

端传媒数据组

刊登于 2015-11-07

#数据统计#数洞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宣布,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次日,“高龄产妇是多少岁”的百度搜索热度飙升,达到政策公布前一周均值的618%。

谁在搜索这个问题?也许是那些已育有一孩的母亲,心心念念要再生育一个,突闻放开二孩,惊喜之余,又忧虑自己的生育能力,便急匆匆上网查询自己是否已经属于“高龄”。

为何这些早就想生二孩的母亲熬成了“高龄”?让我们回顾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沿革。

计划生育是个什么计划?

那么,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有过哪些考量和讨论呢?

计划生育实施后,中国人口结构有所变化,生育率快速下降。

生育率下降了,会有什么后果?新生儿变少了,中年人渐渐变老,于是总抚养比升高。总抚养比是粗略量度工作人口的养育负担的指标,具体而言,就是15至64岁的人口总量(青年、中年人)与15岁以下(少年)或64岁以上人口(老年)数量的比值,单位是每1000人。总抚养比率越高,说明每个工作人口平均需要养育更多的非工作人口(当然,理论上说,也会有64岁以前退休,或者64岁以后还没退休的人,但这个指标并不考虑这些情况)。

下图中,蓝色部分是老年抚养比率,红色部分是少年儿童抚养比率。可以看到,2003年之后,少年儿童抚养比率逐渐下降,老年抚养比率逐渐上升。2010年之前,少年抚养比率缩减快于老年抚养比率增长,于是总抚养比率为下降。2010年之后,少年抚养比率稳定在每千人222人,但是老年抚养比率仍继续增加,于是,总抚养比率开始反弹。

中国大陆的总抚养比在2013年为353,其中少年儿童抚养比率为222,老年抚养比率为131,即每1000个工作人口,需要抚养222个少年儿童、赡养131个老年人。在两岸三地之中,中国大陆总抚养率已超过台湾,而大陆的人均GDP只有台湾的约四分之一。

经济社会因素与人口

生育率下降,其实不止跟人口政策相关,也与不少经济社会因素相关,例如经济发展和女性教育程度。下面两张图是2010年、2005年中国各省份生育率与人均GDP、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图中每个点表示一个省份在2010年或2005年的状况。第一张图是各省生育率和人均GDP的关系,第二张图是各省生育率和女性受教育比例的关系。可以看到,经济越发达、女性受教育比例越高的省份,生育率也越低。

概念解释:

  • 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简称TFR),有时简称生育率,反映妇女一生中生育子女的总数。中国人口普查中,总和生育率=15-49岁女性全年活产婴儿数 / 15-49岁女性人口总数。
  • 女性受教育比例:中专、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包括在校,毕业,肄业,辍学的女性人口数量 / 6岁及以上女性总人口数。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国民生产总值 / 人口总数 (已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全国居民消费指数进行了购买力标准化换算。基准为2013年人民币购买力,数据来自http://www.100rmb.org/,以国家统计局全国居民消费指数为准。)

二胎解禁,社会抚养费也少了?

社会抚养费是政府向违规超生的夫妇强制征收的费用,原因是“多出生人口侵占了较多的社会公共资源”(语出计划生育委员会)。

究竟超生一个孩子需要缴纳多少“罚款”?所在省份不同,标准亦不同。31个执行计划生育的省份中,除山西、甘肃、黑龙江和西藏外,其他地区的征收方式相似,都采用“征收基数”乘以“倍数”的方法。我们选取这些省份的标准上限,绘制“超生罚款”地图,看看哪些地区对中等收入水平的超生夫妇,罚款最严。

有四个省和自治区的征收标准特殊。

西藏:汉族干部、职工及户口在单位的家属,超生一胎罚3000元;少数民族干部、职工,超生一胎罚500元。

黑龙江:农村夫妇超生一胎罚3000~5000元,城市夫妇超生一胎5000~10000元。

山西:按照夫妻双方上年总收入的20%,征收7年的社会抚养费,总额不得低于7000元。

甘肃:按照基数的20%,征收3.5年的社会抚养费。

说明:

  • 本图显示中等收入水平的、双方均为城市户口的夫妇,超生一胎的一胎的罚款。
  • 社会抚养费=征收基数 * 倍数。
  • 制定征收基数时参考当地城镇居民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户口)或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户口),以及当事人上年度实际收入。
  • 图中显示的倍数,均为倍数区间的上限。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本文使用数据来源见: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k6h9Zuwh6d1jFoojMPEQhhrT7BgLibdLnMuGFAfcxzk/edit?usp=sharing

(中国组、评论组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