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英国撤销对维基解密创始人全天候监视

刊登于 2015-10-14

英国警方停止派人全天候监视维基解密(WikiLeaks)创始人朱利安·保罗·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藏身的厄瓜多尔大使馆。摄: Tim Ireland/ AP
英国警方停止派人全天候监视维基解密(WikiLeaks)创始人朱利安·保罗·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藏身的厄瓜多尔大使馆。

泄密网站维基解密(WikiLeaks)创始人朱利安·保罗·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于2012年6月进入厄瓜多尔驻伦敦大使馆寻求政治庇护。此后3年中,英国警方一直派人在该使馆门外24小时驻守,准备阿桑奇一踏出使馆就将他逮捕。10月12日,英国警方迫于成本压力取消了这一安排,但这并不意味着阿桑奇的处境有所改变。

资源是有限的,城市还面临着许多其他的犯罪和威胁。

伦敦警务处总部发言人

澳州记者阿桑奇创建的维基解密,曾揭露美国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关塔那摩监狱等事件中的不光彩记录,但阿桑奇本人受到通缉却是因为性犯罪。2010年,瑞典警方接获两名女性报案,阿桑奇随后被控以强奸、性骚扰等4项罪名;其中3项已失效,唯强奸一项指控的有效期将到2020年。

作为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的瑞典曾于2010年11月对阿桑奇发出全球通缉令,而在通缉令发出前4天,维基解密披露了美国大使馆电报,令美国陷入外交风波。阿桑奇于同年12月在英国向警方自首,瑞典要求英国将其引渡回瑞典。

而美国与瑞典之间也签有引渡协议。英国《独立报》在阿桑奇被抓当日就曾报导美瑞两国就将其引渡一事举行非正式谈判;美国《纽约时报》也曾于2013年报导指,美国一些政府部门正在准备对阿桑奇提出间谍和阴谋罪等指控。

由于美国对待泄密者手段强硬,曾对维基解密情报提供者、前美军士兵曼宁(Chelsea Manning)判以35年监禁,阿桑奇对引渡令提出上诉,要求保证被引渡到瑞典后不会再被引渡到美国。这一要求被拒绝后,阿桑奇向厄瓜多尔驻伦敦大使馆提出政治庇护请求,并于2012年8月被接受。他从此展开了长达三年不见天日的生活,并多次被媒体报导健康状况恶化。

英国此次撤销24小时监控后,瑞典斯德哥尔摩检察院的一名发言人表示,该项决定不会影响瑞典的逮捕令。维基解密发言人拉芬森(Kristinn Hrafnsson)也指出,当局只是用隐秘的追踪取代了警察巡逻。他还与阿桑奇取得联系,称阿桑奇也认为他的处境没有得到改变。拉芬森还表示,若英国保证阿桑奇在被引渡到瑞典后不会再被引渡到美国,这一问题早就可以解决。

厄瓜多尔副外长拉索(Xavier Lasso)则表示,撤除巡逻警力是明智之举,且厄瓜多尔与瑞典的谈判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9月,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Rafael Correa)表示愿意签署司法合作协议,令瑞典得以在使馆内对阿桑奇进行审讯,而这也是阿桑奇本人的要求。据瑞典司法部透露,相关谈判仍在进行,希望能在今年圣诞节前达成。

然而,谈判桌外的英国已不堪重负。英国警方表示,监视行动至今已花费1260万英镑,维持下去将不符合成本效益,但撤销后已加强了使馆附近或明或暗的行动,若阿桑奇离开使馆,仍会“尽一切努力”逮捕他。

8
距离瑞典对阿桑奇最后一项指控失效还剩5年。若他在那之后才能离开使馆,共将在使馆度过8年时间。

声音

某个组织越是隐秘,越是对事件采取讳莫如深的态度,资讯的泄露就越能引致组织内部、小圈子的惊惶与无端的恐惧。

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

英国自2012年起已明确表示有责任引渡阿桑奇,这一责任保持至今。

英国外交部发言人

阿桑奇对新闻的态度十分值得敬佩,对新闻不作修饰,不作改动,不作隐瞒,甚至连线人这些敏感人物也同样曝光,虽然给人感觉冷血,但这正是现在的新闻工作者缺少的东西。

网友@普罗米修斯之环

朱利安·保罗·阿桑奇

澳洲记者,泄密网站维基解密的董事与发言人。在作为维基解密的代言人与编辑之前,阿桑奇曾是物理与数学专业的学生、程序设计师和骇客。他曾在多个国家居住,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偶尔也在公共场合露面,就新闻自由、审查制度与调查性新闻工作阐述自己的看法。自创办至今,维基解密公布了相当数量的机密档案,这之中包括关于美国部队在伊拉克与阿富汗的行径、发生在肯尼亚的法外处决、象牙海岸有毒废物倾倒事件的档案、山达基的手册等等。2010年11月,国际刑警组织以涉嫌性犯罪为由,对阿桑奇发出国际逮捕令。与维基解密相关的工作使阿桑奇荣获多项荣誉,例如2009年的“国际特赦传媒奖”与2008年《经济学人》的“言论自由奖”。同时,阿桑奇的工作亦备受批评:美国白宫称他的行为是“鲁莽和危险的”。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伦敦警察厅网站BBC德国之声中文网凤凰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