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十个摄影师回看雨伞运动

端传媒记者 樊素心 关学津 林亦非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5-09-27

#影像

雨伞运动踏入一周年,79天在金钟丶铜锣湾及旺角的占领日子中一幕幕撼动画面烙印在每个香港人心中。留下这些画面的,是每一个日以继夜守候在占领区的本地及国际摄影师。他们镜头中,抵抗催涙弹的雨伞阵丶自修室温习的学生丶挥动手机的人海,成了当时的报纸头版照片,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了今天和未来的历史。在影像背後,摄影师们的故事与心路又如何?一年後,端传媒访问了10位不同文化背景的知名摄影师,整理出他们拍摄的10张具代表性的雨伞运动图片,探索照片背後的故事,补充影像以外的段落。


Chris McGrath

摄 : Chris McGrath/GETTY

相片摄於2014年11月18日,一名上班族经过布满帐幕的金钟占领区。Chris认为占领马路在香港是一件不寻常的事。占领的中後期,在占领区附近上班的白领们却对被占领的马路显得习以为常。他们上班丶下班都会横越占领区,就像相中的女士一样,彷佛已习惯了不寻常的占领运动,彷佛雨伞运动已融入香港人的生活之中。

去年9月28日,Chris McGrath正在日本采访。他在电视上看到香港警察放催泪弹的画面,翌日就已飞抵香港拍摄。他说,行李中早已带备头盔和避弹衣,以防在警民冲突中受伤。

但当他到埗时,发现占领区的气氛却是异常平静,而且占领者中不乏年青人和学生。当他在占领区拍摄时,更有学生怕他饿坏,向他递向饱肚的香蕉,亲切的问他:「先生,不好意思,请问你要吃一只香蕉吗?」(“Excuse me, Sir, do you want a banana?”) 占领区的平静和友善的学生,与传媒早前报导的催泪弹和冲突的画面有很大反差。

Chris McGrath是Getty Images的摄影师。出生於澳洲的Chris,作品曾刊登於《TIME》,纽约时报等,多次夺得新闻摄影界最高殊荣World Press Photo Award。

http://www.chrismcgrathphotography.com


Adam Ferguson

攝 : Adam Ferguson/The New York Times

去年8月,占领运动发生前,Adam正在伊拉克为纽约时报拍摄,他和逃难者一同搭乘军方直升机遇上意外坠毁,机师身亡,Adam和为《TIME》拍摄的Moises Saman亦告受伤纽约时报报导。他於10月赶到香港拍摄雨伞运动,他镜头下的男学生被反占领人士包围後口部受伤流血,在旺角占领区遭两名警员护送离开。

Adam称,雨伞运动中虽然有暴力和混乱的场面,就像旺角发生的冲突,但这些冲突部分是由不满示威者阻街的旺角居民引发。Adam认为占领运动有条不紊,他对有礼的占领者丶义务派水派食物的物资站职员丶尽力保持街道清洁的占领者丶以及留守多日的学生,都留下深刻印象。他指,占领区俨如一个小社区,各人自发分工合作,有尊严地维持占领区的运作。

采访过世界各地示威的Adam説:「其他国家的示威很容易变得暴力,香港的雨伞运动中,暴力场面较外国示威少。」

Adam Ferguson是着名的战地摄影师,前VII图片社成员。作品常见於《TIME》,《国家地理杂志》丶《纽约时报》等,曾为《TIME》拍摄多名国家领导的人像。 http://www.adamfergusonphoto.com


Kin Cheung

摄 : Kin Cheung/AP

2014年10月9日,被占领的遮打道马路没有高速行驶的汽车,只有疏落的行人。在美联社摄影记者KIN CHEUNG镜头下的遮打道很超现实。KIN 说,相中的隧道看不到尽头,有种神秘感,就像踏进未知的领域般深不可测。他认为去年的雨伞运动亦有如这张照片:「(示威者)摸着石头过河,未必赢晒,亦未必输晒,只有一直走下去。」

警方向示威者发射催泪弹的那天,KIN正在南韩采访亚运会。在新闻报导中看到警察向示威者举红旗,还有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他激动得想掉下泪来。他立刻向上司要求回港采访,但始终还是错过了采访催泪弹的场面。

长达79天的占领运动中不乏警民冲突的场面,Kin最深刻的是示威者占领龙和道的场面。他目睹少部分警察见人就打,而且部分警察眼神凶狠,他坦言:「有惊的感觉。」他忆起以往采访时曾与警察聊天,彼此关系融洽,但占中时期,传媒与警察的关系也变得紧张。

Kin的相片捕捉了很多占领区平静的画面,他也有留守占领区。他打趣说:

早上6丶7时在占领区起床,没有车且人数疏落,就像「太空船曾经来过,把所有人都接走。」太阳虽照常升起,但城市丶人丶和眼前的环境,都很超现实。

Kin Cheung为美联社驻港摄影记者,大学新闻系讲师。


Moises Saman

摄 : Moises Saman/Magnum

到达香港前与Adam Ferguson於阿富汗一同坠机的(《TIME》报导)西班牙籍的Moises Saman是国际知名图片社Magnum Photo的摄影师,曾采访阿富汗战争丶伊拉克战争丶阿拉伯之春等重大新闻,去年雨伞运动爆发後他来港为纽约客杂志拍摄,期间拍下了两名穿校服的女学生在金钟占领区行走的画面。相中一名女生回眸相视,另一女生头也不回的前行。

有如这张相片,参与占领的学生和年轻人令Moises留下深刻印象。

他感叹谓:「有幸目睹香港的年轻人积极参与一个必定会改变他们未来的社会运动,是何等美好。」

相比於其他国家如阿拉伯之春的公民抗命,Moises认为香港的雨伞运动非常特别。「雨伞运动是我见过,最有条理丶示威者最有礼丶亦是最令人敬佩的抗争。」他说。

Moises Saman是Magnum图片社成员。

http://www.magnumphotos.com/MoisesSaman


Paula Bronstein

摄 : Paula Bronstein/GETTY

采访过不少战争的Paula Bronstein去年来港采访雨伞运动时,因为在旺角冲突现场踏上一辆私家车拍摄而被捕,最终被判签保守行为。一年过後,她笑说事件应该低调处理,不应获得如此多注视目光。而她在占领期间拍摄的照片,除了冲突场面外,还有不少是关於占领区的温馨时刻,包括相中理工大学的女学生於去年10月26日在中环占领区内拍摄毕业相。

Paula回想起占领时期,不少情侣在连侬墙拍摄婚照。

「因为他们都知道占领区必定会消失,都想在这独一无二的占领区留下倩影。」

她说。金钟占领区的自修室令Paula留下深刻印象,她拍摄过无数占领丶示威,但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丶如此有系统的自修室。她说:「学生们在做功课,有艺术家在创作,场面多麽平静。」

另一个令她无法忘怀的场景,是去年10月31日的金钟大型集会。她回想起数以万计的与会者一起举起雨伞,那一刻,十分震撼。谈到她被捕的过程,她毫不介意地分享被扣押於旺角警署的那一夜。10月18日晚,她与其馀33名示威者一同被捕,部分人被扣押於旺角警署。她称,当晚与她一同被捕的学生向她展示身上的瘀伤。她慨叹,香港警方因为缺乏经验,所以在雨伞运动中未能妥善处理拘捕行动,部分学生在运动中无故被捕。

Paula Bronstein为资深战地摄影师,数十年采访生涯获奬无数。 http://www.paulaphoto.com


Nicole Tung

摄 : Nicole Tung

在香港出生的摄影师Nicole Tung,占领运动开始时正在中东采访,因为雨伞运动而赶回香港为《TIME》拍摄,持续拍摄了两个多月。12月1日,市民包围政总的一夜,Nicole也在现场。那一夜,示威者与警方在龙和道与礼宾府一带爆发激烈冲突,Nicole把两名警察在金钟制服一名示威者的一幕拍了下来。

回想起那一夜,Nicole不讳言学生欲包围政总的策略太过急进,但另一边厢,警方也在制服示威者的过程中使用了过分暴力。她说:「当晚情况一片混乱,我理解警察要维持秩序,但他们的确使用了过分武力。」她补充,照片中跪在地上的女警面对手持警棍的同袍时,脸上亦露出一分犹豫。

占领运动改变了Nicole对香港的看法,尤其是对年轻人的观感。她一直以为香港年轻人对政治冷感,但运动显出他们的韧力。她在占领区目睹占领者与市民讨论政治议题,也对香港社会改观。采访过埃及丶叙利亚丶利比亚的战乱,Nicole认为香港人在示威中十分理性和克制。她说:「中东地区的示威经常有人投掷物品,掷碎玻璃,但香港没有发生类似事件。」

一年过去,回首雨伞运动,她认为运动令香港人对政治问题觉醒,是必须经历的一次示威,也是历史上重要的一次示威。

Nicole Tung为自由摄影师,常驻伊斯坦堡。主要为《纽约时报》丶《华尔街日报》及《TIME》等工作。

http://www.nicoletung.com


Mathieu Willcocks

摄 : Mathieu Willcocks

金钟是占领运动的核心地带,金钟道是占领区的桥头堡。去年10月14日早上,警方突击清理太古广场对开的一段金钟道,摄影师Mathieu
Willcocks 拍下了示威者手绕手组成人链,守护占领区的时刻。Mathieu忆述,清场一刻来得十分突然,所有人被杀过措手不及。「现场气氛十分紧张,学生与警察对峙,学生和示威者都尽量克制,他们排成一列,希望可以阻挡警察清场。」

自由摄影师Mathieu Willcocks年幼时以香港为家,十年前离开香港,现主要在缅甸拍摄。去年占领运动期间,他回港拍摄了20多天。他曾经采访英国伦敦的占领伦敦运动。与英国相比,Mathieu觉得香港的雨伞运动十分有组织。

他说:「占领伦敦最终以嘉年华会结束,但香港的雨伞运动并非如此。」

然而,旺角占领区清场前後爆发的警民冲突,对Mathieu来说仍然记忆犹新。「我从未见过如此暴力的场面在香港发生。」他感叹。Mathieu称,雨伞运动令香港年轻人团结起来,就像相中的示威者般,手牵手。他期许香港的青年人保持希望,为夺回未来而继续努力。

Mathieu Willcocks是年轻一代摄影师,现常驻缅甸和泰国,曾在VII图片社任实习生。

http://mwillcocksphoto.com


Palani Mohan

摄 : Palani Mohan

居於香港的印度裔摄影师Palani
 Mohan拍摄了占领运动的黑白图辑,纪录了催泪弹下的混乱场面丶示威者惊慌逃亡丶防暴警清场等重要时刻。Palani这张照片摄於旺角占领区,手持盾牌和警棍的警察驱散示威者。

站在前线的Palani称,从警员的眼神和动作,他感到警察面对大批示威者时也会恐惧。擅於拍摄人像的他,用人性化的角度看雨伞运动,他説:

「其实不少警员与示威者的年龄相若,两者也会恐惧,两者的分别是警察穿着制服。」

住在跑马地的Palani,在受访当天路过去年被占领的中环丶金钟。看到马路回复繁忙,他感慨谓:「整个占领运动彷佛蒸发了一样,就在这个城市中彻底消失。」去年12月清场以後,他以为香港会有更多抗争丶更多示威,但社会却是回复正常的面貌,他对此也感到惊讶。

Palani Mohan是常驻香港的摄影师,主力纪实和人像摄影,作品出版成多本摄影集,并於多国展出。

http://www.palanimohan.com


Laurence Tan

摄 : Laurence Tan

在国际报章任图片编辑的Laurence,由警方施放催泪弹,直至铜锣湾占领区清场,他都在场拍摄。他的照片拍下了警方驱散旺角占领区一带的市民时,一对情侣在混乱中互相拥抱。

对於Laurence,最深刻的一幕也是发生於旺角占领区。去年10月3日,黑帮大举包围旺角占领区设於亚皆老街的帐篷,数百人包围只剩数十人的帐篷。所有留守的占领者,不论相识与否,都一起手拖手,抵抗辱骂。

雨伞运动结束後的一年,Laurence仍在香港工作。他形容占领运动後的香港,彷佛已厌倦了游行示威,与占领运动刚爆发时的热情相差甚远。他指,有时经过旺角时仍会见到「黄丝」在行人专用区举标语和黄伞,但他们的号召力已不如去年运动期间般强烈。Laurence认为,

争取民主的香港人或者要找其他出路,如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般,到美国华盛顿演讲,让世界继续关注香港的民主发展。

Laurence Tan曾在通讯社工作,现在一国际报章任图片编辑,负责亚洲地区新闻,编辑工作以外也拍摄。

Eric Rechsteiner

摄 : Eric Rechsteiner/Panos

驻香港的摄影师Eric在928警方施放催泪弹的那刻,拍下了示威者举起双手,向警方示意他们无意冲击的一幕。Eric忆述当天的气氛紧张,学生和占领者明显没料到警方会动用催泪弹驱散人群,所以都表现愕然和震惊。

Eric由928起拍摄占领运动,直至运动结束。他在79天的占领期间目睹过不少警察袭击示威者的情况,也目睹至今仍未被起诉的「暗角七警」事件。当晚,事主曾建超在占领区被七名警察带走,期间遭警察殴打,过程被电视台拍下。Eric直言,警察使用暴力的行为是整个运动中最深刻的画面。同时间,Eric对於学生和占领者尽力保持克制丶和平的一面表示赞赏。

Eric亦有采访今年六月的政改表决日。伞後一年,他觉得雨伞运动令他对香港改观。他称:

「以往我一直以为香港人只着眼於金钱和地产,雨伞运动令我看到成千上万的香港人为了他们信守的价值而参与抗争,为未来而抗命。」

Eric Rechsteiner 是Panos图片社成员,常驻香港和东京的摄影师,作品见於英国《卫报》丶《金融时报》丶《纽约时报》等国际性报章。

http://ericrechsteiner.photoshelter.com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