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珍惜仍能当小泥鸭的机会

若能引入“里山倡议”的概念,以友善农法经营仅存的水田,相信可望达到生产优质粮食、改善小区经济、维护自然生态的三赢局面,孩子也才能继续在水田拔河、踢球,享受亲近土地、拥抱泥土的机会。

刊登于 2015-09-01

沾上泥泞的小孩,甚有与大自然为伍的气息。相片由绿脚丫提供
沾上泥泞的小孩,甚有与大自然为伍的气息。

可曾光着脚丫在田里痛快地奔跑?或者,让泥巴沾满全身,用身体感受泥土的温暖?对不少父母而言,那是值得回味的儿时记忆,却很难想象,有朝一日,也能和孩子一起重温那分感动。

两年前的盛夏,绿脚丫在新界东北的塱原举办第一届“水田运动会”,原本对泥浆却步的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下,最后无不玩心大起,个个都成了泥娃娃。原本用来种稻的水田,顿时成了他们眼中最好玩的乐园。

孩子玩得尽兴固然重要,更难能可贵的是,家长竟也重拾童心,在泥浆中奋力拔河,成了孩子的最佳玩伴。绿脚丫相信,若家长保有童稚之心,愿意放下身段,陪孩子一同玩乐,一齐学习,不少教养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孩子平日总害怕弄脏衣服,惹来父母责骂,但在这一天全没了这分顾忌。亲子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心底的共鸣。如果将水田当成大地的调色盘,泥土就成了颜料,而沾满泥浆的衣服,正是亲子协力完成的创作,同时也是人类回归土地怀抱的证明。

在水田里拔河,相信是很多小朋友的初体验。相片由绿脚丫提供
在水田里拔河,相信是很多小朋友的初体验。

水田运动会不只串连人与土地的关系,也开启孩子对水田的想象。水田可以很浪漫,随季节变化呈现万千风情,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生命。为了让孩子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绿脚丫除了搭配水田导赏、树叶拼贴等活动,还向孩子分享绘本“水田的心情”,让水田以第一人称叙说自己的身世。

书中的水田从荒地成为良田后,四季皆有朋友相伴,好不热闹。每当秋收时节,结实累累的稻穗任风吹拂,亦是一派轻松自得。然而,随着都市发展,产业逐渐转型,人口开始外流,水田开始变得荒芜一片。正当水田忧心即将成为荒地而感到寂寞时,突然来了一大群孩子,从插秧、除草到收割,无不细心呵护,最后让水田又回复昔日的风采。

孩子在水田踢球,享受親近土地、擁抱泥土的機會。相片由绿脚丫提供
孩子在水田踢球,享受親近土地、擁抱泥土的機會。

塱原面积达50公顷,为香港现存最大的农耕湿地,“塱”即指河湖旁的低洼湿地,比起书中的水田,更具得天独厚的条件。即使现今的湿地面貌已不复以往,但仍让人醉心于它的原始与朴实。往南,距离上水市区只有数步之遥,朝北,又被深圳拔地而起的高楼围绕,塱原有如水泥荒漠里的一片绿洲,不但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也为生物提供栖地。

塱原除了水稻田之外,亦种植空心菜(港称通菜)、西洋菜、荷花等作物,不但吸引其它生物栖息,也是候鸟主要停留地。“水田的心情”所描绘的即是围绕水田所形成的生态体系,这与近年时兴的“里山倡议”相互呼应,强调农业生产亦应兼顾生态保育,以实践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虽然水田是因应人类活动而开发的人工湿地,却因维持半原始的状态,不失为都市与自然之间的缓冲地带,也是人类连结自然、重返自然,甚至是从自然汲取养分的脐带。

只可惜,人类往往缺乏资源永续经营的思维,一味追求农作物产量高、卖相佳,因而大量施用农药、化肥,结果不只危害人类及其它物种的安全,也导致水质劣化,污染人类赖以维生的水资源。

讓孩子知道水田對保育的意義,正是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方向。相片由绿脚丫提供
讓孩子知道水田對保育的意義,正是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方向。

塱原过去也盛行“惯行农法”,使用杀虫剂及除草剂的情况普遍,幸而近年有长春社、香港鸟会等团体推动保育工作,成功吸引濒危的禾花雀至塱原繁殖,长春社亦透过“禾‧花‧雀‧塱原生态农社”生产本地米,让港人得以一饱口福。

绿脚丫也不落人后,水田运动会只是亲近土地的第一步,去年开设的“大地学校”进一步以农田作为食农教育的基地,透过插秧、拔草、收割等一连串的种稻体验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何谓“粒粒皆辛苦”,也更懂得如何去呵护土地。

其实,现代化不必一定与破坏画上等号。香港随着开发脚步的进逼,无论是塱原或其它湿地,都可能面临消失的危机。若能引入“里山倡议”的概念,以友善农法经营仅存的水田,相信可望达到生产优质粮食、改善小区经济、维护自然生态的三赢局面,孩子也才能继续在水田拔河、踢球,享受亲近土地、拥抱泥土的机会。

里山倡议

“里山”一词源自日本,指住家、村落、耕地、池塘、溪流与山丘等混和地景。因为当地居民运用得宜,不仅为居民提供粮食、水源与生活物资,也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达到环境永续利用的目标,是公认的永续型社会生态生产地景(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联合国大学高等研究所(UNU- IAS)与日本环境省发起了“里山倡议(Satoyama Initiatives)”,希望透过整理全球各地现存的里山案例,提倡里山环境管理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景。(资料来自台湾观树教育基金会)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