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支教大凉山,学校负责人被短暂拘传

刊登于 2015-09-01

8月31日,在凉山建学校的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红斌被短暂拘传。图为武汉市一名老师在上课。摄 : Ma Luyao/Imaginechina
8月31日,在凉山建学校的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红斌被短暂拘传。图为武汉市一名老师在上课。

前段时间,一篇题目叫《泪》的小学作文在网络上广泛流传,虽然全文只有300多字,却掀起了一场关于贫穷、教育、苦难、责任、权利等等议题的大讨论,被媒体和网民称为“最悲伤的作文”。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那时起,悲伤才刚刚开始。

爸爸生前最疼我,妈妈就天天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可能妈妈也想他了吧。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我把妈妈接回家,坐了一会儿,我就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课本上说,有个地方有个日月潭,那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泪水。

作文《泪》节选

文章的作者名叫木苦依伍木,是一位12岁的彝族小姑娘,在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宝石小学读四年级。在作文中,木苦依伍木写下了父母在四年间相继去世的不幸遭遇和自己在贫困中对关爱的渴求。作文被索玛慈善基金会派驻当地的老师发现,并由基金会理事长黄红斌发布到微博上,随后引发广泛传播。

四川索玛慈善基金会原名叫“凉山州索玛花支教助学联盟”,最初成立只因几名摄影爱好者2006年登山穿越大凉山地区时,被那里的贫穷和儿童失学的情况震撼,于是决定帮助这些孩子。几年来,基金会向当地35所小学派出志愿者前往支教,有的学校情况非常艰苦,打一个电话都要翻一座山。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基金会还于2012年初在西昌市四合乡买下一块土地,建了一所索玛花爱心小学。就在作文被传到网上一周后,木苦依伍木的两个弟弟都被索玛基金会带到这所爱心小学免费学习。

就在被作文感动的网民纷纷捐款,似乎一切要好起来的时候,来自地方政府接二连三的打击却使得“悲伤”继续蔓延。8月19日起,索玛慈善基金会在越西县多个小学的支教人员先后收到校长转达县教育局的通知,要求支教老师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而当基金会提出可以提供符合条件的老师时,有的校长则直截了当地表示“算了,还是不要来了”。

随后打击行动不断升级。8月23日,索玛花爱心小学被当地政府以“违法办学”、“占用林业用地”等理由裁定为非法建筑,责令5天内自行拆除校舍,否则将面临强拆。8月31日,西昌市森林公安局以涉嫌“违法买卖国有林地”、“违法建设”、“非法办学”等理由将黄红斌拘传,这距他在微博上首次发布《泪》这篇作文尚不满两个月。9月1日晚,黄红斌在他的个人微博发布消息称已经平安回家。

越西县分管教育工作的陈副县长对媒体说,县里的民政政策都落实到位,孩子不是没人管,也没有媒体臆想的那么穷。然而,有网友反驳称:“那里仍然缺少老师,却将志愿者开除;仍然缺少学校,却要将学校强拆;仍然需要帮助,却将帮助者拘捕。”

276.5 亿
官方数据显示,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在2007年至2012年累积投入276.5亿元人民币改善民生。但据媒体报导,大凉山地区仍有2.5万名孤儿,占当地人口的2%。

声音

大凉山的贫穷问题、毒品问题和城市犯罪问题的本质是民族地区农村前途的走向问题,是全球化、国家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地方社会如何应对的问题,而其根源在于机会和权利的结构性不平等

中山大学公益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人类学博士周如南

当地的贫穷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彝族人何去何从,目前还在迷思之中。往回走已经不可能,向前走又遭遇各项瓶颈,不具有参与社会竞争的实力。他们遭到的问题,实际上与世界上很多少数民族遭遇的问题是一样的,都是成了主流之外的‘他者’。

资深评论员,政治学博士马立明

大凉山

大凉山是四川省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内的山脉,当地居民在1949年时仍处于“半奴隶社会”状态,生产水平非常落后。近年来,由于毒品泛滥和爱滋病感染者急剧增多,大量人口死亡、伤残、入狱或盲目外流;又由于当地人习惯早婚早育,每个家庭普遍生育2-4个孩子,导致越来越多的孤儿和缺乏生活来源的儿童出现。这些孩子严重缺乏食物和营养,过早承担繁重体力劳动,失学、辍学现象非常普遍;大多数孤儿生病得不到医治,有部分孤儿居住濒临倒塌的危房中;进入城市流浪的儿童也越来越多。(资料来自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来源:北京青年报NGO发展交流网索玛花基金会官网中新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