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Address》,为时装发问

时装可以是一首诗,一组视觉作品,更可以是深度评论。来自英伦的《Address》,利用多角度分析衣着、社会、文化、身份等多重议题,把时装玩得好深,好认真。杂志好读,好看。本栏 DO YOU READ ME,分享出版界中最具创意和生活看法的族群。

特約撰稿人:Talking Hands | 雜誌編輯、設計作者和研究員。 (hellotalkinghands@mail.com)

刊登于 2015-08-05

来自英伦的《Address》,编辑团队打着“文化思考”(Criticism)旗号,以不定期出版的刊物和网站形式谈时装世界中的不同题目,至今已出版两期,全书坚持不放广告,保持编采独立性。(摄影:Lit Ma)
来自英伦的《Address》,编辑团队打着“文化思考”(Criticism)旗号,以不定期出版的刊物和网站形式谈时装世界中的不同题目,至今已出版两期,全书坚持不放广告,保持编采独立性。(摄影:Lit Ma)
时装时刻不只在天桥和时装周,对于摄影师James E Smith来说在韩国街头、夜店也是了解韩式时尚风的好地方,说的不是韩国少男少女如何配衬服饰,而是他们何解会人人都穿戴一样的包包、Sneakers。(摄影:Lit Ma)
时装时刻不只在天桥和时装周,对于摄影师James E Smith来说在韩国街头、夜店也是了解韩式时尚风的好地方,说的不是韩国少男少女如何配衬服饰,而是他们何解会人人都穿戴一样的包包、Sneakers。(摄影:Lit Ma)
鞋履不只是时尚,还是工艺、设计、人体工学的产品。第二期找来伦敦时装学院的硕士生Hoon Chung分享最新3D Printing的鞋履制作故事。(摄影:Lit Ma)
鞋履不只是时尚,还是工艺、设计、人体工学的产品。第二期找来伦敦时装学院的硕士生Hoon Chung分享最新3D Printing的鞋履制作故事。(摄影:Lit Ma)
一件好的衣服,不只是设计师和制作者的心血,还需要用家的日常保养,时装研究员Ashley Palmer采访了这家位于纽约,家族经营的洗衣店Hallak, the Couture Clearners,说出洗衣背后的大小学问。 (摄影:Lit Ma)
一件好的衣服,不只是设计师和制作者的心血,还需要用家的日常保养,时装研究员Ashley Palmer采访了这家位于纽约,家族经营的洗衣店Hallak, the Couture Clearners,说出洗衣背后的大小学问。 (摄影:Lit Ma)
摄影是《Address》的重点之一,在第一期中可以找到不同摄影师和艺术家的图片故事,如这是Phyllis Galembo镜头下充满神话造型的非洲土著面具系列《Maske》。 (摄影:Lit Ma)
摄影是《Address》的重点之一,在第一期中可以找到不同摄影师和艺术家的图片故事,如这是Phyllis Galembo镜头下充满神话造型的非洲土著面具系列《Maske》。 (摄影:Lit Ma)
芬兰摄影师Ida Taavitsainen则以诗般的视觉,细说她衣柜中旧衣的前生故事。 (摄影:Lit Ma)
芬兰摄影师Ida Taavitsainen则以诗般的视觉,细说她衣柜中旧衣的前生故事。 (摄影:Lit Ma)

“时装评论”算是业界的小众,直接些,就是时装杂志中最不被重视的一环。主流杂志的内容,向来充斥了品牌新季产品、设计师访问、广告、名人话题,将 FASHION 与消费、潮流惯性地连上关系,谁想看其背后与历史、文化、用家的思考性文字?答案可以在来自英伦的《Address》找到,编辑团队打着“文化思考”(Criticism)旗号,以不定期出版的刊物和网站,发布一篇篇知性与玩味十足的分量文章,决意在学术、新闻学、创意写作之间取得平衡,以别开生面的方式说出服装与人类间千丝万缕的故事,摘去了“时尚”光环的“时装”,依然很有 Attitude!

观察记录者

打开《Address》,书中没有花哨的广告大片,没有炙手可热的季度新品,没有明星名人,更没有意态撩人的性感模特儿;取以代之,是一班来自文化研究、人类学、时装学院、博物馆界别的学者、研究员和设计师/艺术家/摄影师,各人发掘不同的角度来谈“服装文化”,由日常衣着、鞋履工学、民族面具(Maske)文化,乃至衣物与用家之间的故事,满足人们对服装的好奇,将时装神话一一打破。

主编 Johannes Reponen,于伦敦时装学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的时装媒体评论硕士课程担任课程总监,致力培训时装评论作者,推广业界以不同文化、知性角度讨论时装。来自芬兰的他,活跃于时装、设计界别,与其说他是时装人,倒更像是一位观察衣着与人类文化、权力、身份关系的记录者。最鲜明可见的,就是《Address》广邀来自摄影、艺术界别的创作人呈现的另类时装照片,从第一期 Annie Collinge 的同性婚礼摄影作品中,探讨白色婚纱对性别的意义、反抗;Phyllis Galembo 镜头下充满神话造型的非洲土著面具人(全身),每件是一个独立角色,一个新身份;Ida Taavitsainen 则以诗般的视觉,细说她衣柜中旧衣的前生故事;即使是学术味浓的文章,研究员 Grace Eagle 在伦敦街头拍下的 Street Snap 人物,同样叫人惊喜,一件 Hoodie、一双球鞋都是呈现受访者的社会背景、心态的重要媒介。

Have a voice

“Everybody has an opinion but only few have a voice.” Johannes Reponen 在撰写回顾著名时装设计师和时装评论家Mr. Richard Blackwell,以其人生带出评论之重要性。当时装变成了消费社会、身份象征,城市人花尽金钱精神追求自我、独特性时,却被一式一样的品牌、成衣塑造为倒模般的“潮人”,《Address》正好带来了更迫切和贴身的思考。“评论有不同形式,它可以是分析、挑战、教育、检讨、表态,甚至是一种关注,旨于制造对话。”

继第一期和网上平台的成功后,第二期内容更具分量,除了著名时装策展人 Judith Clark、Thayaht RAM 主理人 Riccardo Michahelles 、资深时装评论人 Jane de Teliga 专访,《Address》还走访了业界中的专业人士,包括设计师、工匠、博物馆馆长等,从服装历史、工艺、生活带出鞋履背后的知识、发展和需要。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什么是报导、什么是评论,Johannes Reponen 亦走访了多位时装评论作者包括 Booth Moore、Steve Oklyn,了解他们如何观看近代的时装工业、写作,当作者与品牌、设计师、行业保持“距离”之时,另一方面又要从社会、经济、流行文化角度反思时装。每字每句对于流行文化有独特见解之外,也导出传媒与时装工业紧紧相扣的唇齿关系,到底我们应该继续唱好时装,还是保持中立 ? 正如 Booth Moore 在对谈中指出:“近年来,时装愈来愈备受关注,在其版图扩大之时,愈见大众化之同时,便更难受人尊重。具有深度内容的评论于此时此刻,其实远比Twitter短文式的发布,更应该被重视。”

Address:addresspublications.com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