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冯应谦专栏:物语潮

自从不知多年前的某一天,因太瘦关系,没法买到合适西装上班,于是自己决定尝试设计自己合适的衣着,于是就从一个象牙塔的研究文化学者,去实验衣着,创造文化。

刊登于 2015-08-01

“物语潮”是我有一天看日本电影想出来的栏目。我喜爱日本文化、电影,也喜欢世界各地的潮流衣着,于是就这样合成吧! “物语潮”既代表我,也代表我的故事。

“物语”是日文词汇,就是谈话或故事的意思。日本文化中“物语”是一种文学体裁,香港上映过的日本电影《辉耀姬物语》,也有外国小说叫《二都物语》,就是脍炙人口的《双城记》。

浮世绘师月冈芳年作品,连环画作“月百姿”
浮世绘师月冈芳年作品,连环画作“月百姿”

在现代日本和中国社会,“物语”借用到日常生活中,比较有名是我们听到有恋爱物语、东京物语、零食物语、喵境物语(台湾网页游戏)等,这些“物语”都是民间的小故事和小话语。尽管不是什么文学巨著,我认为生活上的小故事最温馨、最感人、最容易打动我。这个专栏用上“物语”,就是要讲我所到城市周围的小故事,加上“潮”一字,就等于是我对于城市潮流玩物的观察。“物语”的“物”,也有其意思,我相信每“物”有自己存在的意思。就正如信奉道教的日本人,又或者韩国人,都觉得一草一木均有生命,有灵性,跟我们沟通。大家不要认为现代人有了手机后于是沟通少了,只是我们通过标志、符号、衣着、服饰和发型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自己的身份,用“物”跟别人说话。“物”是有声有色的,有形状和形态,蕴含自己的故事,在城市中究竟我们看到听到嗅到没有视乎有没有留意。

“物语潮”也许是有关最近最“潮”、最流行、最 cool 的故事,故事是否受欢迎就等于多少人对“潮流”(fashion)有共鸣和同感,与社会、文化产生关系等。潮流是潮流正因为它是流动、改变;潮流会因时、地、人改变,身处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现代城市人习惯改变,商品化是常态,消费“物”,在“物”身上得到心灵的慰藉,肉身的刺激,社会的地位己是常态。没想到传统社会基本是反潮流(anti-fashion),少数民族沿用自己的扎染制造的服装代表自己的族群,皇帝的衣着也千载不变,以权杖和皇冠来呈示皇权象征。由反潮流到潮流,社会上经历了基本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观察、分析潮流就等于捕捉社会转变的脉搏,当中有经济商业力量的改变(例如我们舍弃日本家电改用 Samsung/ LG等),也有政治、社会、权力关系的改变(我最喜欢 Vivienne Westwood 以 fashion 来表达政治的态度),以及媒体和社交网络加速和鼓动的潮流效应。

由反潮流到潮流,社会上经历了基本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观察、分析潮流就等于捕捉社会转变的脉搏。

不敢说没有理解潮流,等于不关心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但要认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不可不涉猎潮流。事先声明,本人并非设计师,也不可算是“潮人”(也许在教授中是比较潮),自从不知多年前的某一天,因太瘦关系,没法买到合适西装上班,于是自己决定尝试设计自己合适的衣着,于是就从一个象牙塔的研究文化学者,去实验衣着,创造文化。学术就如潮流,也须不断求新、改变,我每天也抱同一态度看学术、看潮流,学术也许=潮流。⋯⋯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