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陈竞新:香港正走向台湾「政治情绪病」的旧路  

在北京眼中,香港与台湾的位置当然不同,只不过后政改的香港,正步向台湾踏过的路向。

陈竞新

刊登于 2015-07-31

图为特首2017年选举方案被否决后首个71游行。摄:卢翊铭/端传媒
图为特首2017年选举方案被否决后首个71游行。

特首2017年选举方案被否决后,舆论普遍称香港进入后政改年代──一个充满情绪、抗命、政治两极化的氛围下,社会对于内地与香港的关系,已陷入越趋焦虑和躁动的状态中,稍有风吹草动,民意随时会出现剎那间的大逆转。

3位中央官员此前南下深圳与立法会议员会面,分别发表评论,内容之强硬,不但让出席的泛民议员错愕,更直接挑动了社会民情。由香港大学、中文大学与理工大学就支持与反对政改方案进行了两个月的滚动民调,受到京官强硬言论的影响,便从支持远多于反对的稳定状态,突然逆转为反对多于支持。

这种情况来得突然而且短暂,反对多于支持方案比率只出现3个平均天(见下文),便又回复支持多于反对的常态,正反映社会已陷入政治情绪化的状态,让人回想起台湾2004年总统选举前夕的“319枪击案”,在社会疑共拒共的情结上,两颗子弹,即可在短短一天之内翻转选举结果,反映台湾社会当时已患上严重的“情绪病”。

当时台湾两股政治势力蓝营的“连(战)、宋(楚瑜)”配与绿营的“陈(水扁)、吕(秀莲)配”,正处于两岸稳定与走向一边一国的两极对决中。根据多项民调,大多数选民支持两岸关系稳定,前者处于优势,应可稳胜,重夺蓝营政权。可是就在3月20日总统选举日前夕即19日下午1:45左右,陈水扁站在车上拜票时遭两伙子弹擦伤腹部,改写了选战结果。

这宗震撼两岸四地的枪击案至今仍属悬案,当时却马上引来坊间传言,直指是“老共的阴谋”,一股抗拒、不满的情结,随即在中间选民之间发酵,选情乃出现大逆转,结果“陈、吕配”以50.1%,险胜原本占优最终却只取得49.9%的“连、宋配”,两组候选人得票只差2/1000,而且废票33万张,比2000年即对上一次总统选举增加了3倍之多!

以未来统一与寻求法理独立的两极光谱分析,整体选民的倾向,处于常态分配,即两端窄、中间高的山丘形曲线,反映死忠于蓝/未来统一,或死忠于绿/寻求法理独立的,都不是多数,反而既寻求稳定又求自主权的,才是主流声音。但当政治行动者即两组候选人分别处于两极之际,中间选民便非常容易受到环境变化或个别事件的刺激,改变投票意向,尤其是选民最抗拒的,中共的霸道言行。

同样在目前的香港,在建制与泛民两极构成的光谱中,以常态分析,大多数选民渴望的,自然是既能与北京有稳定关系、又能维持高度自治。可是形势比人强,当根据8.31框架所制订的政改方案摆在选民前,要求作出选择,选择与北京维持稳定关系的,总是占了多数,这也是为什么三间院校联合进行的滚动民调,支持政改方案的,稳定取得半数受访者支持,而反对的只有35%至40%。

滚动民调每天抽取200个样本,以相同的问题,连问5天共1000多个样本,然后算出平均数,得出毎5个平均天的数值,之后往后增加一天调查结果便扣去最早一天的结果,便呈现民意的变化。

正如上述,支持与反对方案的比率一直非常稳定,但这情况自5月30日至6月3日的平均值开始出现变化,反对方案比率逐渐增加,至6月2日至6日,支持和反对方案,首次出现42.8%的相同比率。

之后一个平均天即6月3日至7日,支持方案的首次低于反对的比率,分别为41.7%和43%,5日至9日,反对方案的平均值更达到44%的最高纪录,支持的只有41.3%。

但这种情况只经过3个平均天,6日至10日,支持方案的重新高于反对的,分别为42.9%和42.4%,虽然只差0.5个百分点,往后看却是支持方案重拾升轨之始,到12日至16日的平均值,支持方案与反对方案的比率回复常态,分别为47%和38%。

从上述统计观察,不论是亲北京喉舌批评统计是有政治企图的,或是部分泛民议员认定支持和反对方案出现相同比率正是黄金交叉,都是错误阐释。正确解读,是香港社会已逐步患上政治化的情绪病,俨如当日台湾社会的情况。

在北京中央眼中,香港与台湾的位置当然不同,只不过后政改的香港,正步向台湾踏过的路向,因为拒共、抗共而患上政治上的“情绪病”,北京中央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思考对港政策:

1.多数港人跟台湾同胞一样,期望与国内维持稳定的政治关系,但在不同的价值信念下,若北京中央给予太大压力,社会中弥漫着的拒共、疑共情结随时发酵,成为极不稳定的反弹力量。

2.香港已进入选举期,支持政改方案作为社会主流,只因社会希望跟北京中央有稳定的关系,未来选举议员特别是明年的立法会选举,选票不一定会倒向建制派候选人。

3.在中央眼中,港人比台湾同胞现实,但是一场雨伞运动,已将不少港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心态徹底动员起来,北京如果继续采取强硬的政策,只会将港人推向更离心的境地去,重蹈过去错误涉台政策的覆辙。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