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1月17日通过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加沙安全治理蓝图,俄罗斯与中国在投票上选择弃权。在加沙陷入战火2年多之后,这项决议被视为重大突破,提供加沙从停火过渡到重建的蓝图架构,也是特朗普政府的外交重要功绩。然而,停火协议最重要的两方——以色列与哈马斯却都表达反对。
联合国安理会此次以13票赞成、0 票反对的结果通过决议,认可特朗普提出的加沙和平计划,而原本被视为潜在阻碍的俄罗斯与中国也弃权。俄罗斯原先还提出一份竞争议案,明确要求立即承认巴勒斯坦国,并主张由巴勒斯坦的自治政府统一治理西岸与加沙,但最终未达到共识。
特朗普版本的和平路线图包括三大核心:第一是成立一支国际稳定部队(International Stabilization Forc,ISF),进入加沙负责以色列撤军后的安全、解除武装与治理工作。决议指出,以色列军队需要依据「非军事化相关标准、里程碑与时间表,正式从加沙撤出」,而这些标准会由ISF、以军、美国与停火的保证方共同讨论同意。
第二则是建立由特朗普担任主席的「和平委员会」(Board of Peace),负责监督加沙过渡时期的情势。
至于第三点,也是经过修订后的决议中写道,当上述步骤完成,「条件终于可能就绪,使巴勒斯坦自决与建国有一条可信的道路」。
虽然措辞模糊,但这是美国第一次在其主导计划中加入与巴勒斯坦国相关的文字,成功争取到埃及、约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印尼、土耳其与巴基斯坦等穆斯林国家的支持,并促使俄、中弃权而非动用否决权,达成联合国在以巴议题上罕见的一致行动。
过去两年,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造成加沙至少7万巴勒斯坦人死亡,联合国及许多人权组织陆续指控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形同「种族灭绝」。安理会多次试图介入,都因美俄中三方角力而屡屡破局。
特朗普在社群平台发文称:「祝福全世界,联合国安理会刚刚进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表决,承认并支持由我担任主席的(加沙)『和平委员会』,包含全世界最有力量与最受尊敬的领袖。」 他感谢包括俄罗斯与中国在内的各国,并说这次投票「将为全世界带来更多和平」。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沃尔茨(Mike Waltz)于表决前发言称加沙为「人间地狱」,并说这份决议是「救命索」。决议通过后他则表达感谢,「共同为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及整个区域的人民开启新方向。」
安理会决议被视为具效力的国际法,虽然并没有强制执行机制,但有权对违反者祭出惩罚措施,例如多项制裁。

国际稳定部队、和平委员会的任务与挑战
根据决议案,所谓国际稳定部队的权限颇为广泛,例如解除多个组织的武装,包含哈马斯在内;同时也要在以色列军队撤出加沙后负担起安全责任,保护平民、协助建立人道走廊,甚至还要与埃及和以色列合作,协助建立并训练巴勒斯坦警力。
不过,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承诺派兵组成这支国际部队。埃及、印尼、土耳其与阿联等国曾表达有意提供兵力,但必须获得联合国的授权,否则其派出的部队可能被视为「占领者」,引发自身国内反弹。还有更深一层的挑战在于,ISF将如何面对仍在加沙境内、且尚未或不愿卸除武装的哈马斯军事单位。决议指出,ISF也需要负责让哈马斯缴械,并摧毁加沙的基础军事设施。
哈马斯一直不愿完全卸除武装,也对此决议表达反对,表示它未能满足「巴勒斯坦人民的政治与人道需求与权利」。另一方面,以色列同样坚持哈马斯缴械的重要性。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达农(Danny Danon)说:「解除哈马斯武装是和平协议的基本条件。只要他们持有武器,加沙就没有未来。」
至于特朗普希望主导的「和平委员会」,决议并未清楚说明其权责与任务,只提到需向联合国报告,但又不受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或联合国直接管辖,因此也引发极大争议,一度使决议差点破局。包括欧洲多国、俄罗斯与中国在内,都批评决议内关于巴勒斯坦建国与和平委员会的内容不够明确。
俄、中批评美国多次未回应和平委员会的组成等问题。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涅边赛(Vasily Nebenzya)表示,这份决议「又是一个未经检视就买单的东西」。但沃尔茨也曾警告各国,如果决议失败,加沙维持月余的停火状态可能将再次崩溃。
决议授权和平委员会管理加沙的期限到2027年底,同时加沙会由「有能力、非政治化的巴勒斯坦技术官僚所组成的委员会」来担起日常治理责任。该决议还允许世界银行为加沙重建拨款,并呼吁设立专门的信托基金。
特朗普表示,和平委员会的成员将在未来数周内公布,还会宣布「更多令人兴奋的消息」。

巴勒斯坦建国的未来?
巴勒斯坦建国的未来,亦即两国方案,则是分岐最严重的环节。法国、盖亚那、巴基斯坦、斯洛文尼亚和索马里等国都指出,决议没有明确规划巴勒斯坦建国方案,他们表示,都是为了维持停火、让人道援助得以进入加沙,才会投票支持该提案。他们也重申,持久和平必须以两国方案为基础。
实际上,自10月10日达成初步停火协议以来,以色列对加沙的空袭从未完全停止,属于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也有零星暴力事件,所谓停火实则脆弱不堪,联合国各方都急切希望达成决议。
最后,文本加入了「巴勒斯坦建国的可能道路」,尽管十分模糊,仍被视为重要象征。阿尔及利亚大使本德贾马(Amar Bendjama)强调,决议附录有清楚写明「不准并吞、不准占领、不准强迫迁移」,为加沙增加保障。本德贾马是阿拉伯国家的协商代表,他感谢特朗普的亲自投入,但同时表示不应忽视巴勒斯坦人的建国愿望。
他说:「没有巴勒斯坦人的正义,就不可能在中东达成真正的和平。巴勒斯坦人民等待独立建国已有数十年。」
不过,涉及巴勒斯坦建国的新增文句,也引来以色列反对,尤其是国内强硬派的抗议,令外界质疑以方是否会落实决议内容。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16日说:「以色列反对在任何领土上建立巴勒斯坦国,这个立场没有改变。」
此外,哈马斯也批判这是「强加的国际监护机制」,并批评所谓国际支持部队的缺乏中立性且偏袒占领的一方,拒绝解除武装。
下一步怎么走?
这份和平计划能否带来真正的停火、重建与政治解方,将取决于未来几周内,各方能不能在政治阻力与风险之间找到前进方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在声明中表示,决议是重要的一步并呼吁各方遵守。他说:「现在最关键的是,将外交动能转化为具体且迫切需要的实际行动。」
根据决议文本,近期最紧要的关键任务包括任命「和平委员会」成员、确定国际稳定部队架构与指挥权;协调以、埃在边界管理方面的合作,并建立专用信托基金;还有组成由加沙本地技术官僚担任的「非政治化治理委员会」,扩大人道援助与重建工程。
若上述环节无法顺利落实,决议恐沦为纸上的和平。但即使都能达成,以色列与哈马斯是否能接受这些发展,仍然无法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