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副总统切尼(Dick Cheney)于11月4日逝世,享寿84岁。他曾是共和党总统小布殊(George W. Bush)的副手,其任内扩张职权,被视为「最有权力的副总统」。切尼身为共和党保守鹰派的代表人物,对出柜的小女儿却极为支持,世人引为佳话。但他在副总统任内一力主导波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与「反恐战争」,其事迹至今仍饱受争议。
切尼的家属于周二公布其死讯,死因是肺炎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家属说,在他离世时,结缡61年的妻子琳恩(Lynne)、女儿莉兹(Liz)、玛丽(Mary)及其他家人都陪伴在侧。声明中写道:「数十年来,迪克‧切尼为国家服务,曾任白宫幕僚长、怀俄明州国会议员、国防部长,以及美国副总统。我们对他为国家所做的一切,深表无限感激。」
小布殊总统中心也发表悼念:「历史将会记住他是那一代最杰出的公仆之一:一位爱国者,他在每个职位上都展现出诚信、卓越的智慧与严谨的使命感。」小布殊表示,切尼受到五位总统的器重,在国家面临重大挑战时期始终是「冷静而稳定的中流砥柱」,向来坚守信念,将美国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放在首位。
普遍来说,美国副总统多半负责仪式性任务,最显著的功能或许还是「指定幸存者」——在总统无法履行任务时代理国家元首职责。尽管副手人选可能在总统大选时吸引不同族群支持,但在大众眼中的存在感仍然偏低。
然而,对许多美国人民与全球民众而言,切尼都是一位不容忽略、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任内扩张了副总统职权界线而被外界视为「真正的总统」。尽管小布殊更愿意称两人是伙伴关系,但切尼无疑在外交国防上大大影响了小布殊的政策。

鹰派政治路
切尼的政治生涯始于1969年,当时他在尼克森政府担任鹰派人物伦斯斐(Donald Rumsfeld)的幕僚。从1970年代起,伦斯斐、切尼与战略伙伴伍夫维兹(Paul Wolfowitz)被视为美国外交政策「新保守主义」主要推手,主张以先发制人(pre-emptive action)的军事行动来维护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1974年,切尼在总统福特(Gerald Ford)任内出任白宫幕僚长,是当时美国政坛最年轻的高阶幕僚之一。随后他当选怀俄明州联邦众议员,并在雷根(Ronald Reagan)总统任内成为共和党党鞭。
1989年老布殊上任,切尼担任国防部长,而在1990年伊拉克强人总统萨达姆(Saddam Hussein)入侵科威特之后,切尼主张美军介入,他甚至亲自造访多个阿拉伯国家,争取他们对美国参战的支持。虽然当时多位元首都警告,推翻萨达姆政权将导致伊拉克分裂、伊朗坐大,切尼仍十分坚持。他成功说服沙特阿拉伯允许美军在其国内部署超过50万名士兵,成为美军大规模驻扎中东的起点。
而克林顿(Bill Clinton)在1992年击败老布殊当选总统后,切尼曾宣布退出政坛数年。但当小布殊于2000年参选总统时,邀请家族关系深厚且经验丰富的切尼寻找副手人选,最终他认为最佳人选就是切尼本人。
切尼重回白宫后,很快又迎来美国本土史上遭受最大的攻击事件:九一一袭击。当天,两架客机已经撞上世贸大楼,布殊便授权切尼可以「下令击落任何劫机客机」。作为美国两位最高领导人,他们分别被送往不同藏身处。特勤人员一把抓住他的皮带,强行把他带进地下碉堡,切尼曾在受访时回忆:「他(特勤)一点也不客气。」

强硬的战争推手
九一一袭击之后,切尼提出所谓「1%主义」(One Percent Doctrine),认为哪怕只要有1%的可能性将威胁美国安全,美国就该主动出击,于是对庇护盖达组织首领宾拉登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动攻击。2003年,切尼及政府内的强硬派宣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WMD),且萨达姆「可能将这些武器交给恐怖组织」,虽然许多情报都驳斥他的主张,切尼却亲自施压中情局(CIA)依照政策需求分析情报,强力支持小布殊入侵伊拉克。
美国后来确实推翻了独裁者萨达姆政权、宣称为伊拉克带来民主,其代价却极为庞大——数十万伊拉克平民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同时伊拉克及周边地区陷入更深的族群与教派冲突,包含伊斯兰国(IS)在内的更多恐怖组织,得以在混乱土壤中生根发芽。这场战争对中东地区的重创与影响持续至今,总部位于伦敦的泛阿拉伯媒体《The New Arab》即批评,对伊拉克与阿拉伯世界而言,切尼几乎是战争、占领与丧失主权的代名词,他点燃的战争导火索「至今仍在燃烧」。
在美国境内与更广泛的世界范围内,这场战争同样受到强力批判,而切尼予以无视。早在2003年美国内部就有情报指没发现伊拉克有任何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也无证据显示萨达姆与九一一事件有关,全球多国掀起「反对对伊战争游行」,加强了各地反美情绪。但切尼直到卸任后仍多次重申,他支持入侵伊拉克的决定是「基于当时所获得的情报」,他在2011年还向CNN表示「在当时是正确的决定」。
其后外界普遍认为,美国更有可能是为了保护自身获取石油的利益及地缘政治需求,而坚持将手伸入伊拉克。切尼曾任石油企业高层的经历也强化上述说法他曾在1995年至2000年间担任油田工程公司哈利伯顿(Halliburton)执行长,后来不仅获得数千万美元高额退休金与大量股权,更被揭露替哈利伯顿和其子公司KRB牵线,在伊拉克重建时期得标大量工程,获得上千亿美元合约。
此外,在切尼强硬的主导下,小布殊政府合理化了美军与CIA对于被俘者施加的酷刑,包含殴打、剥夺睡眠、水刑、猥亵、强迫长时间维持不舒服姿势等等,还将其美化为「强化审讯」(enhanced interrogation)。反恐战争期间,美国也在阿富汗、伊拉克与古巴多国设立秘密关押监狱,后来被踢爆大量虐囚丑闻,2000年至2010年代也成为美军形象最受非议的时期。
媒体与批判者曾以《星际大战》头号反派角色「黑武士」(Darth Vader)形容切尼低调但影响力巨大的风格,而切尼并未视其为侮辱,反而以略微自豪的态度接受这种讽刺,自嘲是「角落里的邪恶天才」。

反对特朗普、支持女儿
综观切尼的政治生涯,他利用恐怖袭击带来的危机感扩大行政权力范围,以维护国家安全之名,认为总统应该拥有自由运用国力的权力。其任内推动的《爱国者法案》也让政府得以在反恐名义下进行监控和拘押,削弱司法监督力量。《卫报》评论指出,切尼开创的先例为后续总统提供了更大的行动空间,在特朗普身上尤其明显。
讽刺的是,切尼后来却成为共和党内少数与特朗普公开敌对的人之一。他在2015年特朗普初次参选总统期间,曾暗地表达对其品行的疑虑,但大致上仍未加以反对。直到2021年国会山骚乱事件,切尼的女儿、共和党众议员莉兹带领国会调查特朗普在其中的责任,并坚持弹劾特朗普的立场,获得了切尼公开支持。
切尼后来在莉兹的竞选广告中现身,表示在美国240多年历史上,「从未有任何人比特朗普更危险,更威胁我们的共和体制。」切尼与莉兹后来甚至在2024年大选时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Kamala Harris),但也因此被特朗普支持者逐出共和党核心。
切尼对女儿的无条件支持,也体现小女儿玛莉身上。玛莉早年已经出柜为女同性恋,而切尼从2000年代竞选副总统开始,就从未掩饰这一事实。他当时表示:「玛莉是我的女儿,我和琳恩都深爱她。我相信自由意味着让人们能按照自己的信念生活。」这也是第一次有共和党高层的候选人公开以接纳语气谈及同性恋家人。

而在2004 年布殊政府意图修宪禁止同性婚姻时,切尼也不打模糊仗,而是在全国直播的副总统辩论中直接表示不同立场:「总统和我在这点上意见不一。对我来说,婚姻应该由各州决定,而非联邦政府。」2012年玛莉结婚时,切尼与妻子也公开出席了婚礼。
直到截稿前,特朗普未对切尼的离逝表达任何公开意见。按照美国国旗法规定,在前副总统去世后,「从去世之日起至下葬之日止」,美国国旗必须降半旗。在新闻发布会上,白宫发言人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被记者追问切尼逝世一事才表示:「我不认为白宫参与这项计划(切尼丧礼),或者至少他们还没有着手进行这项计划。我知道总统已知晓前副总统去世的消息,而且正如你所看到的,根据法律规定,国旗已降半旗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