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在日中国人拍电影:身分认同与创作的距离

五位不同心态的创作者在日中身分认同之间拍摄着自己想要的电影。

在日中国人拍电影:身分认同与创作的距离
在日中国电影人:汪崎、格桑梅朵、余园园、杜杰与张曜元。图:受访者提供

客居异乡的手艺人

“还是不太理想。”

在横滨的一家咖啡馆,杜杰在聊天间隙依然保持着关注国内院线票房的习惯。作为中国最成功的商业电影摄影师之一,今年是他移居日本的第六个年头。

从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到管虎、程耳,以及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系列。来日本之前,杜杰的职业生涯见证了中国商业电影的蓬勃发展。在资本翻涌的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的银幕数和全年票房收入狂飙突进,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19年7月,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3》来到日本拍摄,浩浩荡荡的千人剧组,“惊呆日本人”的超大规模,加上横贯东亚历史的剧作编排,犹如这场盛世狂欢的缩影。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