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从核四到核三:十年三度公投,台湾核电争议为何难解?

核能并非台湾主要发电来源,为什么核电仍持续成为台湾社会争论不止的话题?

从核四到核三:十年三度公投,台湾核电争议为何难解?
2025年8月20日,屏东恒春,第三核能发电厂。摄:陈焯煇/端传媒

8月23日,台湾将进行第二波大罢免投票与核三公投,公投主题为“是否同意核三厂继续运转”。这是台湾在十年内第三度对核电厂去留进行公投。核能并非台湾主要发电来源,最后一座运转机组已于今年5月停机,为什么核电仍是台湾社会争论不止的话题?

今年5月20日,台湾立法院通过公投提案:“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发电厂经通过整体安全评估后,恢复继续运转?”表决前,民众党主席、亦为公投提案人的立委黄国昌快步上台,向全民说明提案理由:

我们做了两次大规模的民调,结果有七成以上的台湾人民赞成(核三延役)。其他委员说,这件事情不可以拿来公投,但是我要提醒,以公投起步的民主进步党,当初在诉诸公投理念的时候,不就是说要不要盖核四应该诉诸全体台湾人民的公民投票吗?为什么今天同样一个核能发展的议题却可以急速转弯,不尊重台湾人民的民意呢?

是否兴建或使用核电厂,始终是台湾公投的重要题目之一。《公民投票法》(下称公投法)2004年实施以来,台湾已两度针对核电议题进行公投,此前民间也曾自行针对核四议题举办没有法律效力的公投。如台湾环保联盟曾在贡寮(1994)、台北县(今新北市)(1996)、宜兰县(1998)推动地方核四公投;台北市(1996)也曾自办核四公投。之所以反复公投,除是台湾社会对核电存废始终未能达成压倒性共识,也与核电议题在台湾高度政治化有关。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