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西门町戏院群走访:有废墟,有转生,也有与时俱进

“观众正在头也不回离开电影院,但对更重要的,是说服电影院经营者,忘记已经老化的营运方式,必须打开更多可能性。”

西门町戏院群走访:有废墟,有转生,也有与时俱进
2025年8月13日,台北西门,人们走在电影街武昌街。摄:陈焯煇/端传媒

新冠疫情过去数载,全球不少地区电影票房相比疫前水准却仍有距离,消费习惯与娱乐形式改变等原因之下,观众们越来越少走入电影院,可见结果如香港自2024年至今已有逾十家戏院结业;另一方面,全球最大连锁影院AMC却加大投资力度升级硬体设备、增加IMAX影厅,吸引观众关掉串流回到电影院。台湾而言,整体电影票房固然一样未臻疫前高峰时期,影院方面在疫后这些年,在台北等“六都”地区乃至宜兰和花莲,也都有戏院结业,但整体上结业数字相对平缓、地区也较为分散。其中老牌电影院聚集区如台北西门町,至今仍有七家戏院,以及一个“台北市电影主题公园”。

时至今日,西门町依旧是全台湾电影院最密集的街区,而这其来有自。在1970到1980年代的极盛时期,这个位于台北西部万华区的商圈内,电影院数量曾经一度到达37家之多,仅在通称“电影街”的武昌街二段就有15家;到了今天这街区也仍然存在著多家超过六十年、并且一路与时俱进的老牌戏院。这些有历史的戏院,最初为何群聚于此?又如何滋润一代代台北人的娱乐生活?这是作家叶郎第二本著作《从前,有个奇丽马》(新经典文化,2025.5)要解的重点任务之一。

“其他城市精华商业区或有数家影院聚集,但互相仍有距离;西门町武昌街和浅草公园六区却是戏院整排紧邻,且隔街相望。整条街都是电影院相连,非常罕见。纽约、伦敦、巴黎都没有这种画面。”
2025年5月25日,西门,作家叶郎在新世界大楼前。摄:陈焯煇/端传媒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