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史上规模最大的“大罢免”投票即将登场,首波罢免投票将于7月26日举行,共有24位立法委员及新竹市长高虹安等案进行投票,第二波投票将在8月23日举办,共有七名立委与“重启核三公投”同步展开。这波全台大罢免成为台湾上半年以来最受瞩目的政治焦点,投票结果不仅可能重塑国会版图,也考验政党回应民意的能力。
自2024年5月陆续启动的罢免行动,历经提案、连署、查核等程序,迄今已有33件案件(另有一起南投罢免绿营议员陈玉铃以失败作收),共涉及北、中及东部等11个县市、31个立法委员选区及新竹市长,通过提案门槛进入最后投票阶段的政治人物达32人。这是台湾自宪政设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罢免。
全台大罢免可追溯至2024年立委选举后,新一届国会形成国民党52席、民进党51席、民众党八席的“三党不过半”局面。由于蓝白联盟合作推动多部争议法案引发社会反弹,让多个民间团体号召罢免蓝营立委与首长,并在今年以来获得民进党中央的响应,因而展开这波延烧全台的大罢免行动。
依据目前国会结构,民进党若要在国会单独过半,需取得至少57席。目前民进党握有51席,距离过半门槛尚差六席。换言之,若在罢免后的补选中,民进党能额外增加六席,即可主导国会议程,打破蓝白在野联盟下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