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白宫大量清除气候﹑传染病及性别数据,民间能否自救?

每天都有新的内容消失、链接失效,或是被重新上传,人们无法明确知道究竟多少信息遭到抹除或是删改。

白宫大量清除气候﹑传染病及性别数据,民间能否自救?
2025年5月30日,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特朗普政府解雇了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百名员工,并删除了包含天气和气候数据的政府网站。图为热带气象分析员艾登(Aidan Mahoney)在NOAA的工作站上工作。摄:Chandan Khanna/AFP via Getty Images

真人秀或纪录片中常会出现囤积狂群体。他们难以自制地储存与收集,用纸箱、碎布、过期的食品将房间的每个缝隙填满,带来极具视觉冲击的成果。在数字时代,这种行为也延伸到数据上。这时,难以割舍的对象成了 10 万张照片、家人数十年的直播视频、跨度长达 50 年的航拍胶片,或是任何一个能搜罗到的播客节目。

Reddit 论坛上,r/DataHoarder 的社区拥有超 85 万名成员,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社区。就像随处可见的极客圈子,人们分享技术经验,交流设备的利弊、如何提升效率;偶尔,这里也会化身赛博忏悔室,容人们为近乎强迫的数据囤积行为告解。

“囤积病友”们共享着一个普遍的信念,即对第三方平台的不信任。就像把现金从银行中取出塞到床板里的人,为摆脱云存储等服务的不确定性,他们在家中堆栈出数据的山洞。对关键数据遵循 3-2-1 的备份铁律── 3 个副本,2 种存储媒介,1 份异地保存──以保证即便房子被大火烧毁,它们也不会丢失。

但特朗普的就职带来了比屋顶着火更混乱的危机:数据被直接清除了。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