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写作者总是爱寻找各种类比,而随著特朗普重返大位,许多评论人选中的类比对象正是凯撒大帝。一名评论人在《纽约时报》的客座评论中主张,特朗普要求不受节制的权力,恣意诠释宪法,可以类比为凯撒颠覆罗马共和。而早在选前,《金融时报》的美国首席评论人也运用了同样的比喻,说特朗普一旦重返大位,会像凯撒一样,以各种行政手段集中权力,宣称是彰显民意,但只是在牟取私利。
其实,对一些支持特朗普的美国右翼评论者而言,他们也会欢迎这样的类比。一个典型的例子是Michael Anton,他追随特朗普许久,于今次选后被委以大任,先主导国务院的移交事宜,再被总统亲自指派至国务院担任政策规划主任。而在四年前的一场对谈中,他主张美国经济、民主乃至文明都已经太过堕落,而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拥戴一名“红色凯撒”(Red Caesar),代表右派直接夺回国家机器,强势压制社会上各种腐败力量。
不过,即使特朗普在集中权力方面或可与凯撒类比,在另一个重要的面向,特朗普和凯撒则有根本的不同:凯撒以坚定甚至固执著称,莎士比亚著名的戏剧里为凯撒安排了一段独白,自比为“如北极星一般恒定”。相反地,特朗普则是出了名地多变:他说高关税是为了永久改写贸易规则,但很快地就成为短期的谈判筹码,只是要换取小幅度的条件交换;他说联邦医疗保险(Medicaid)绝对不能删减,但他所支持的众议院预算法案却将冲击数百万人;他一度主张外国高阶技术人才赴美的特别签证是“很糟、很糟的政策”,后来又决定予以支持。
这不只是出于他的夸大修辞而已,更是因为以下两大原因:第一,特朗普及其团队成员所对外宣称的意图经常过于模糊或互相矛盾;第二,他的政府当下所采取的政策又经常无法切合他所说的目标,甚至前后冲突。一些评论者可能抓紧特朗普政府某些成员的某些发言,或者从孤立主义等理论名词、从“让美国再度伟大”等口号宣示推演出一系列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但这些评论经常都忽略了:这些目标的宣示经常连特朗普政府“此刻”的政策决定都无法充分解释,尤其无法解释这百余日来已经发生多次的政策变迁,遑论要借以预测“未来”还可能如何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