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大阪世博观察:自然系建筑、手机程式到厕所,设计强国多疏漏?

这些或称不上重大瑕疵,但细节往往决定整体体验,日本作为设计强国,在世博却出现多项实用层面的设计问题,不禁令人失望。

大阪世博观察:自然系建筑、手机程式到厕所,设计强国多疏漏?
今届大阪世博的瞩目建筑“大屋根环”。摄:Viola Kam/端传媒

正式出发大阪世博采访前,看到场地设计预想图,各种独树一帜的展馆设计,都令笔者充满期待。尤其是今届会场的标志性建筑——由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设计的“大屋根环”,是由2023年6月开始组装,融合了日本神社佛阁等传统建筑的“贯”(ぬき)梁工法与现代建筑技术,全周长约2公里,建筑面积达61,035.55平方米,获认证为世界最大型的木造建筑。以上开幕前种种资讯,都令大屋根环成为世博备受瞩目的焦点之一。

终于来到4月9日,传媒预展日当天,笔者与许多访客一样,首次踏足因世博而全面开发的大阪人工岛梦洲。地下铁的梦洲车站,装潢簇新明亮,官方吉祥物“脉脉”无处不在,宣示这个国际盛事已然蓄势待发。从东口一进场,几乎立刻就能看见大屋根环矗立眼前,在宽阔的会场中,其压倒性的存在感的确令人无法忽视。

日本设计师藤本壮介负责设计今届大阪世博的瞩目建筑“大屋根环”。摄:Viola Kam/端传媒

藤本壮介也在预展日现身讲解,大批传媒围访下,他说到,大屋根环既是会场主要动线,也是能够遮挡风雨,遮阳荫蔽的舒适之所。当日天气晴朗,阳光洒落在层叠交加的木构建筑间,温润自然;人处身其间,在现场实际对比之下,更令人由衷赞叹巨环建筑设计的壮丽与精巧。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