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篇报道是“专题记者成长计划”的成果。2024年,端传媒推出“专题记者成长计划”,希望能够找到仍在尽力坚持华文报道的青年记者,为他们提供专业支持,共同维系深度报道的行业生态。我们在第二期增设了“数据报导组”,共有三个记者入选,这是记者Nona的第二篇报导。
针头变钝了——大约从一年半前开始,护士翁小琦给病人打针时感受到这样的变化。由于针头不够锋利,有时半天也扎不进去血管,她也不敢用力推针,因为经常一用力就会穿破血管。翁小琦在广东省某中医院的肿瘤科工作三年,她告诉端传媒,针的价格也变便宜了:以前25元(人民币,下同)一支,现在只要4元多。
翁小琦所说的针是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这是一种可以在静脉中留置一段时间的输液导管,方便多次输液或抽血,能够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和血管损伤,是住院患者的常用产品。上世纪90年代,以美国BD公司、德国贝朗公司为代表的留置针制造企业进入中国,留置针先在儿科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扩展至住院病房的其他科室。
到2023年,中国全年留置针需求量达6.14亿支,留置针市场规模更突破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