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化外之医》导演专访:看待台湾外籍移工,可以不要自觉高人一等吗?

「台湾过去对移工的角色描写都是蓝领阶级,但我们将主角设定为白领阶级,用这角度来看台湾移工问题,会更有戏剧性。」

《化外之医》导演专访:看待台湾外籍移工,可以不要自觉高人一等吗?
《化外之医》剧照。图:网上图片

根据台湾劳动部2025年1月数据,引进移工在台人数有818,467人,这意味著,在台移工占台湾总人口数1/30之多。家住西门町的新生代导演詹淳皓对此很有感,他说自己走在路上,时常听到印尼话、越南话,但这些乡音母语在台湾街头,就像环境音一样划过,和这些族群本身在台湾人群中彷若分处的平行线一样,非常陌生。

詹淳皓是台湾公共电视于今年3月推出的电视影集《化外之医》导演之一。这部具有悬疑、犯罪元素的医疗台剧,集结台星张钧宁、越南影帝连炳发(Liên Bỉnh Phát)与杨一展,讲述台湾外籍移工及医疗体系困境的故事。然而虽以移工为主题,导演中却不只詹淳皓一人如此;另一导演廖士涵,也因为既没有亲身雇用过外籍看护,家里也没有开过工厂需要移工,故接下导演筒前跟大部分台湾人一样,对身边随处可见的东南亚移工并无太多关心,各种所知仅仅皮毛。

尽管台湾移工数量不可小觑,甚至日渐成为这个社会无法忽视的文化风景。但关于这个族群的影视创作仍是稀缺,《化外之医》虽非台湾第一部以移工为主角的戏剧,却是首度以东南亚白领阶级为主要视角,探讨移工问题的作品。
《化外之医》导演詹淳皓与廖士涵。摄:李昆翰/端传媒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