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宫崎骏之乱——AI伦理、艺术、知识产权

宫崎骏AI图片洗版,这样的作图是否违反伦理,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使用AI的方法?

宫崎骏之乱——AI伦理、艺术、知识产权
网民用AI生成的吉卜力风格图像。网上图片

由特朗普会见泽兰斯基的新闻照、环保少女的meme图,到权力游戏的剧照,这一段间以来,大量照片被网友转换成“吉卜力风格”,发布在各种平台。当这些照片不断洗版时,开始有人关注这些AI生成的图片对艺术的影响,不少人引用宫崎骏曾经的观点,指AI破坏了艺术:

“创作这些东西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痛苦。我感到极度厌恶。如果你真的想做这种诡异的东西,那就随便你吧。我绝不会想把这种技术融入我的作品中。我强烈觉得这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侮辱。”——宫崎骏2016年NHK纪录片

本文无意讨论“艺术的本质”。技术发展必定会取代人的工作,这不是AI艺术独有的问题。早在AI出现前,机器已经取代了手工拉面、手打牛丸,我们未必会说“机器破坏了拉面的本质”,以此为理由限制机器的发展。本文不以艺术的角度讨论,而从媒体和机器的角度出发,尝试分析这个现象背后更大的AI伦理和科技发展问题,以及我们能如何与机器共存。

2025年4月8日,一名用户在手机用 ChatGPT(AI)生成吉卜力风格的图像。摄:Nasir Kachro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