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图说《晶片法案》:拜登时代最重要的半导体产业政策,会不会在特朗普2.0终结?

特朗普意图用关税促成制造业回流,与法案补贴鼓励投资的作法背道而驰。

图说《晶片法案》:拜登时代最重要的半导体产业政策,会不会在特朗普2.0终结?
2021年2月24日,华盛顿,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经济行政命令前发表演说,时手里拿著一块半导体。摄:Doug Mills/Pool/Getty Images

1月27号,在一场共和党会议上,特朗普(台译川普)表示半导体制造业“离开了我们,去了台湾”。他希望将晶片制造带回美国,但不是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而是借由对进口半导体征收全面关税,逼迫制造商回到美国,在美国本土生产晶片。特朗普更批评拜登政府划时代的产业政策《晶片和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下文简称《晶片法案》)为“荒谬的计划”。

2022年8月,拜登政府签署《晶片法案》,授权政府预算527亿美元,主要用于补贴半导体制造商在美国建设和扩张晶片生产设施,金额达到全球半导体产业年度资本支出的四分之一。在此之前,美国已经长达几十年没有此等规模的产业政策;美国杜克大学商学院教授查特吉(Ronnie Chatterji)表示,“《晶片法案》标志著美国自二战后最重要的产业政策回归”。

《晶片法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总价值500亿美元的“美国晶片基金”(CHIPS for America Fund)。这笔巨款分为两部分:390亿美元将用于半导体生产激励计划,以直接补贴、联邦贷款等方式,给到参与《晶片法案》的半导体厂商;剩下的110亿美元则用于商业研究和劳动力培训计划。同样重要的是,凡是投资先进晶片制造的企业,可享高达25%的税额抵免(tax credit)。

《晶片法案》生效不久,便有多家半导体企业迅速回应,宣布在美重大投资计划。2023年2月,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正式公布资助机会通知(Notice of Funding Opportunity)。申请的企业需经过审核﹑尽职调查等多项程序,才能获晶片计划办公室“确认”(finalize)补贴金额和内容;而且《晶片法案》的补贴并非一次到位,而是在长达数年的计划中,当领取补贴的公司达到预先设定的里程碑,才分阶段依次发放。换句话说,目前300多亿已签署备忘录或已确认的补贴资金,绝大多数都尚未拨款。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