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德国大选分析:不意外的结果,时间紧迫的未来

如果梅尔茨领导的联合政府带领德国继续沉沦,那谁也无法阻挡另类选择党主宰德国。

德国大选分析:不意外的结果,时间紧迫的未来
2025年2月23日,德国全国大选结束后,德国保守派联盟(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以28.6%的得票赢得德国大选,联盟领导人弗里德里希·梅尔茨(Friedrich Merz)在德国柏林党总部登台向支持者发表讲话。摄:Markus Schreiber/AP/达志影像

德国时间2025年2月23日,德国新一轮议会选举结束,中间偏右的联盟党(CDU/CSU)以208席拔得头筹,党魁梅尔茨(Friedrich Merz)将负责组织下一届政府内阁。极右翼的另类选择党(AfD)以152席实现了相比上一次的支持率翻倍,成为议会第二大党。中左翼的社民党(SPD)遭遇二战以来最大的惨败,仅获得120个议席,现任总理舒尔茨(Olaf Scholz)领导的政府成为看守政府,执政时间进入倒计时。

执政联盟的友党绿党获得的支持小幅下落,得到85个议席。更激进的左翼党(Die Linke)异军突起,赢得64个议席,成为本次大选的黑马。从左翼党分裂出来的莎拉·瓦根克内希特联盟(BSW)和亲商的自由民主党(FDP)分别获得4.9%和4.3%的选票,因为没有越过德国议会的百分之五门槛而无法加入下一届议会。在停滞的国内经济和动荡的国际环境下,下一届政府能否带领德国走出危机,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一大焦点。

几家欢喜几家愁

德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自由结社的传统也源远流长。参与选举的政党门类繁多,绝不仅限于主流政党。既然有地域色彩浓厚的自由选民党(Freie Wähler),也有亲欧洲的德国伏特党(Volt Deutschland),前者虽然在巴伐利亚当地属于联合政府,却在联邦层面上独立参选,后者则在欧洲议会中有三名议员。在左右的政治光谱上,既有保守德国联盟(Bündnis Deutschland)和德国中央党(Deutsche Zentrumspartei),也有打着共产主义旗号的德国马列党(MLPD)。不过这些党派势单力孤,即使在地方政治中扮演着一定角色,在全德的政治版图也比较边缘,目前只能反映出德国政治生态的多样性。少数民族地位的南石勒苏益格选民协会(Südschleswigscher Wählerverband)是个例外,作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一个地区性政党,主要代表该州丹麦人和弗里斯兰人这些少数民族的权益,根据法定特殊待遇,只要获得约40,000张政党票即可获得一个议席。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