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起源于美国禁令的小红书“TikTok难民潮”,给铸墙已久的中国网络生态带来了少有的和外国网民直接交流、互动的机会,“中美网友对账”等一系列热点也由此涌现。1月20日,随着特朗普上任、TikTok禁令推迟,一些中国网民发现,“TikTok refugee”不再上线,曾经占领小红书首页的英文帖子也慢慢消失了。
在“难民潮”渐退时,端传媒与数位网友一起回望这短暂的破墙时分。一位即将润去欧洲的未来电工,发现“中美对账”过程中的“田忌赛马”逻辑;有大学生坚信“墙”的存在之必要,自觉维护起小红书的舆论环境;有人对抗逃脱审查、试图殖民小红书的欧美右翼群体;一位音乐博主和美国乐迷网友热切交流,也观察到因为阶层和信息差带来的想像断层;有海外留学生在碰撞浪潮中勾起被歧视的记忆,思考表达的权利;一位记者感到深深的失落,长年累月堆积出来的沉没成本,让ta失去气力去结识文化背景不同的人。
在算法精心挑选的热闹之下,潜藏了许多短暂却深刻的交互。中国网友怎么看待这场“难民潮”的涨退?突如其来的文化交汇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新鲜体验?通过这次互联,他们也分享了这些年的互联网观察,照见“墙”在自己身上留下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