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DeepSeek的成功,意味着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失败了吗?

可以说没有美国的出口管制,就不会有DeepSeek今天的横空出世。DeepSeek既是出口管制的成功,也是出口管制的失败。

DeepSeek的成功,意味着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失败了吗?
2025年1月27日,香港,一部智慧型手机上的DeepSeek应用程式。 摄 : Lam Yik/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DeepSeek的横空出世是一个典型的“超级明星事件”,在技术之外,这一事件同时引爆了全球层面的政治和经济的大量讨论。

考虑到春节前后通常是一个中国市场和行业传统上较为淡静的时段,新闻和数据点较少,DeepSeek几乎占据了全部舆论,并以一己之力搅动中美经济。DeepSeek R1推理模型发布后,常常被市场人士笑称“一家公司独自支撑着美股”的英伟达股价一度暴跌17%(约6000亿美元),原因是有分析认为DeepSeek仅560万美元的训练成本证明了未来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英伟达GPU;相应的,DeepSeek这家中国本土的团队,因为其意外争气的表现,拉动了市场对于“中国AI”想象,恒生科技指数连日上涨,相应的中国科技公司也都是“与有荣焉”,努力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赶上这波流量。

政治上,DeepSeek R1大规模获得媒体关注的时间,正好是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当日,很多人将这个时间点,与华为在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2023年8月访问中国期间发布其7纳米工艺芯片的手机相提并论。DeepSeek一夜之间成为了中国反抗美国科技霸权的象征,创始人梁文锋也成为了中国总理座谈会的座上宾,并在《新闻联播》上获得了单独的镜头,也与马云、马化腾等人一起出现在2月17日习近平出席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这些在中国政治语境中是非常高的认可。

Deepseek与出口管制间的关系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