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中国学生拍短片:有人想要成名,有人想要成为艺术家

短片近年来备受重视,学生们为求学或为事业,均需拍摄大量短片,他们会求得怎样的将来?

中国学生拍短片:有人想要成名,有人想要成为艺术家
2021年7月6日,法国坎城第74届电影节开幕日前,工作人员在主会场前铺设红地毯。摄:Brunn Anderson/AP/达志影像

根据网络平台StephenFollows.com的一项统计,从2000年到2018年,全世界在电影节放映的短片从1000部飞涨至7000部,这项统计囊括的数据不仅仅有大型节展,也包括了一些地区节展,7000部还仅仅只是入围作品的数量。

2017年,中国导演邱阳凭《小城二月》夺得戛纳/坎城影展短片金棕榈奖,成为首个在世界“三大”影展(另两个为柏林和威尼斯,被广泛看作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三个国际电影节)斩获短片类最高奖的中国导演。其后,以“三大”为首的国际影展愈发常见中国导演携短片作品参加竞赛,获奖者频出。

大陆的一些影视资本在近年来开始关注电影短片的潜力,纷纷入局注资,发展出了创作者培养计划。与此同时,多个专注于短片的节展与电影发行公司也生长出来,为短片的展示提供平台和后续发行服务。以电影院校毕业生为主的新电影作者们,或集资或自己出钱,拍摄并制作短片;发行公司提供服务将短片作品送到海内外节展和流媒体平台,帮助作者们得到更多关注。大部分作者,从短片起跳,求的是一个能拍长片的未来。

2013年8月26日,尼日利亚乡村,电影团队正在拍摄一套警匪惊悚片的夜间场景。摄:Akintunde Akinleye/Reuters/达志影像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