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柬埔寨电诈园区未成年人之死:无法解救的孩子,难以讨回的“公道”

在东南亚电诈园区,普遍存在贩卖未成年人的情况。未成年人的案例多为2024年新发,部分为成年旧案,一半从云南出境。

柬埔寨电诈园区未成年人之死:无法解救的孩子,难以讨回的“公道”
2022年2月8日,柬埔寨金邊的黑夜。攝:Cindy Liu/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飞机在成都的夜色中缓缓滑行,拉起、冲向夜空,地面的灯火越来越远,很快,舷窗内外一片漆黑。张红抓住身边丈夫老袁的手,眼泪无声地滚落。在等待去柬埔寨的两天时间里,四川当地官员一再做他们夫妻的工作:柬埔寨不比中国,大哭大闹解决不了问题。要遵守当地法律,不要闹出乱子,不能给中国人丢脸。

自从2024年8月15日和儿子袁海旭失联,夫妻俩为去东南亚找寻孩子做足了准备,早早办理好了护照,夫妻俩也打听了不少能从电诈园区救人的救援队,自打知道救孩子回家需要巨额赎金,两人开始省吃俭用,多加班,上夜班,以便多攒点钱。

9月12号,正在上夜班的两夫妇接到了当地外事办工作人员的电话,孩子死在柬埔寨了。夫妻俩的心沉到了谷底,觉得天都塌了。

张红夫妇俩来自都江堰郊区石羊镇。小镇在青城山脚下,位于都江堰和成都之间,是一个传统农业小镇,夫妻俩都在当地一家家具厂打工。袁海旭是家中独子,今年15岁,本应该初中毕业,去年因顽皮不服学校管理,不按时做作业,成绩也比较差,被老师当众怒斥“拖班级后腿,不能读就给我滚回家!”孩子觉得很没面子,一气之下跑回了家。张红也去过学校和老师沟通,她说他们夫妇“对孩子也没啥指望,希望孩子健康平安,将来承欢膝下就好”。老师提出要让孩子在班级给全班同学和老师道歉,就同意他回学校继续读书,孩子打死也不肯,不得已办理了休学。此后袁海旭一直在社会上游荡,偶尔打打零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