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难治的“法国病”:政局动荡背后,是无以为继的福利财政与沉重的代际不公

法国到底染上了什么样的疑难重症?它又能对我们理解当代福利国家的困境提供怎样的启示和告诫?

难治的“法国病”:政局动荡背后,是无以为继的福利财政与沉重的代际不公
2024年1月17日,法國巴黎,一名來尋求庇護者在他居住的帳篷外觀看塞納河。 攝:Samuel Aranda/Getty Images

即使到了2024年的最后一个月,法国依然“孜孜不倦”反复登上国际新闻头条,且并不总是以正面的形象呈现。

一边厢,经历2019年大火损毁的巴黎圣母院完成最终修复工作,在教俗两界、各国政要和数百万现场与电视观众的注视下正式重开,法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皇冠顶端的这枚宝石以惊人的速度和工程质量实现了“浴火重生”的涅槃。

另一边厢,夏初欧洲议会选举和国民议会选举的震荡过后,被寄予厚望的米歇尔·巴尼耶(Michel Barnier)的少数派政府在施政短短3个月后,便遭遇议会左右两翼的反对派联合通过不信任案而垮台,巴尼耶成为第五共和国史上在任最短的总理。与内阁同时倒掉的还有对恢复市场信誉至关重要的2025财年政府预算案,各大债务评级机构随之下调法国的信用评级和前景展望,德法10年期国债利差一度上扬到差于希腊的水平。

政府倒台次日,在2024年12月5日晚间的电视讲话中,马克龙神情严峻,严厉谴责反对派的“不负责任”。他指控“极右翼和极左翼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反共和阵线”,国民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 RN)的议员投票支持一项“侮辱他们自己选民”的不信任案,而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Nouveau Front Populaire, NFP)的其他政党、尤其是曾为法国两大执政党之一的社会党则负有“共犯”之责。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